最近1項調查發現,大部分受訪僱主滿意本地大學及副學位畢業生的工作表現,並認為他們在各個範疇的能力,包括工作態度、人際技巧、語文能力、資訊科技知識等,都比以前有明顯進步。
與此同時,跨地域學童能力評估研究也顯示,我們的中、小學生在自然科學、數學和解難的成績,在在領先其他地區。
香港的莘莘學子更在多項國際比賽中表現出色,名列前茅。也有愈來愈多的小學生表示喜歡上學,十分享受活潑多姿的校園生活。
立法會上周三動議,辯論如何將香港發展成為區域教育樞紐。出席的議員一致認為,香港可憑藉優質的課程和多元化的教育服務,吸引鄰近地區的精英學生前來就讀,以期匯聚優秀人才,促進社會、經濟、文化和科技的建設。
各界都普遍認同香港的教育質素具有高水平,的確有足夠條件成為區域教育樞紐。
改革帶來學校新氣象
這一切都反映了我們數年來所推行的教育改革已見成效,給香港的大專界和中、小學帶來一番新氣象。相信所有關心本地教育的人,都會感到十分鼓舞。
當然,對教育仍然缺乏信心的人不是沒有,但亦明白難以一下子改變他們多年來的觀感,希望藉�日後更多的客觀事實和例子,讓他們知道教育改革的成效,從而逐漸消除他們的誤解。
6年前,教育改革正式起步,是教學文化上的轉變。
從那時開始,我們的學校便致力培育學生的自學能力,啟發他們對學習的興趣,並透過新穎的課程和教學方法,擴闊他們的知識面,磨煉他們待人接物的態度,發掘他們的個人潛能,希望所有學生都學會主動學習,與時俱進,能夠在瞬息萬變的21世紀,發揮一己所長,成為有用的人。
這種教與學的新文化,當然需要校長和老師合力推動。過去數年,他們為教改付出了無限心血,但同時也贏得社會大眾的敬佩和感激。
家長團體也非常熱心,從課程發展、教學支援到學校管理,他們都積極參與,貢獻良多。
借助工商界培養人才
教育關乎整個社會的前途和發展,因此,我們需要借助更多社會資源,邀請各界別精英參與,貢獻其智慧和力量;學校的合作夥伴,還包括了社會上不同團體和工商界。
其中,僱主的支持,更是教改能否成功的重要關鍵之一。
工商界向來對社會變化的感覺極為敏銳,他們一早就察覺全球化和知識型經濟為香港帶來的衝擊;深知必須作好準備,方可充分把握機遇,迎接挑戰。
新時代對人才的渴求,也就是社會不斷向前發展的必須條件;僱主對人才的要求不斷演變,我們培養人才的方法和內容,也就不能不變。
教育既要服務學生,也要服務他們身處的社會。學校有需要協助學生發掘所長,以及因應社會對知識和技能的要求,提供適切的培訓。
同樣地,我們也期望工商界能夠更多支援學校,讓學生了解不同行業的性質和需要,為他們提供足夠的實習機會,藉此吸引真正合適的人才,服務社會。
惟有學校與商界知己知彼,互相配合,我們的畢業生才得以立足社會,我們的社會才能百戰百勝。商校合作,由是而顯得更為重要。
商校合作創學習機會
教育統籌局很高興,過去1年得到超過130多家企業的支持,於本地學校開展「商校合作」計劃,鼓勵學生走出課堂,在真實的工商機構裡做訪問、研究和實習,讓他們有更多機會認識自已的興趣和潛能,仔細思索未來路向。
部分學校更已開始邀請僱主參與課程發展,或合辦實習計劃,改善課程的質素和適切性,也讓社會人士對畢業同學更有信心。
這種合作關係不斷擴展,涵蓋各項教改新猷,包括毅進計劃、職業導向課程和副學位課程等。
我們熱切期待愈來愈多的學校和僱主參加這項計劃,為我們的學生創造更多的學習機會,以求貫徹「商校同合作 育才共開拓」的理念。
學界商界組最佳拍檔
21世紀的人類社會正急速演變,香港學界和商界也必須不斷改革創新,以配合社會的步伐。
由於彼此都極關注香港人力資源的質素,也同樣相信投資於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是絕佳的合作夥伴。
工商界的支援對學校的意義重大;學校在培養人才上的使命,並對工商業的發展帶來深遠影響。就讓學界和商界一起籌劃,一起推動,一起實現大家的共同目標。
我深信,商界將以支援我們的學校為榮;學界亦會為本身培育的人才,能夠服務工商百業及貢獻社會而感到驕傲。
(以上是教育統籌局局長李國章6月25日在教統局綱頁專欄「局中人語」發表的《凝聚各方力量 培育百業人才》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