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的第1個星期,約80,000個小3學生出席中英數全港性系統評估。這本來沒什麼稀奇,畢竟,我們的學生自入學起,便不時應付不同類型的測驗及考試。
但這次並非一般的評估,而是2000年的教育統籌委員會報告建議的基本能力評估的一部分。
社會對這次評估的評價相當紛紜,這有助我們檢討及改善,令來年系統評估推展到包括小3及及小6兩級時,施行更加順暢。
我們會努力消除家長、教師及校長的疑慮,希望假以時日,隨�學校取得學習表現的資料及教統局提供予學校的支援,社會逐漸接受基本能力評估的價值。
大部分學生能提升水平
世界各地都在推行以學習成果為基礎的系統性的評估,香港相對來說起步較慢,但也因此,我們可以借鏡他人的經驗,發展切合我們需要的做法。
基本能力評估與其他的測驗及考試有什麼分別?基本能力評估作為評估改革的一環,目的在描繪學生在語文及數學的能力水平。
教育界早有共識:只要給予充分的時間及支援,大部分學生都能提升能力水平。
基本能力評估界定我們的學生在主要學習階段(小3、小6及中3)該能掌握的能力。這些界定來自教師及其他專家的專業判斷。
學生若未能掌握基本能力,日後學習時會遭遇較多的困難。基本能力評估希望提供質素保證,協助學生盡量發揮潛能。
社會也可藉此知道學生能否掌握我們期望他們學到的東西。假以時日,我們應能藉此勾劃出那些教學法可以有效推進學習進度。
評估用於了解學習情況
因此,基本能力評估並不比較同學之間的成績,只用於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
我們常以「風險」來描述某項評估,基本能力評估顯然是低風險的。基本能力評估有兩部分,學生評估是以電腦為輔助,提供予教師運用。
教師全權決定何時、如何及為那些學生安排學生評估,只有依靠教師的專業,方能為學生給予適時的協助。
系統評估是紙筆形式的評估(加上口語評估),只報告全港及學校層次中英數3科的表現,而不報告個別學生成績。
評估並非「殺校」指標
學生評估已引入到小學超過18個月,並已在中學試行。我們期望更多教師把它結合到日常教學之內。
至於系統評估,雖然我們已說明它並不用於派位,並非「殺校」指標,學校成績也只由校方保密運用,但學校仍認真準備,對此我不感到奇怪,畢竟學校希望爭取上佳表現。
但是,有些學校為應付評估而去操練學生的做法實在令我感到困惑。
有學校要求學生在假期回校補習,而教師則安排額外的家課,我相信,有些安排是機械式的或者是過量的。
我希望教師將注意力多放在教學法上,例如在課堂中運用進展性的評估,並適時指導學生,基本能力評估只是上述長期工作的支援。
貫徹承諾消除各界疑慮
我知道有家長、教師及校長對系統評估的目的及效用有懷疑。
我在澳洲工作及從世界各地所得的經驗說明,我們需要付出加倍的努力,方可令這類評估的好處充分發揮,我們會貫徹承諾,盡力消除各界的疑慮。
評估支援學習。但基本能力評估能否真正支援學校了解學生進度?學校今年10月收到小3系統評估的學校報告,全港性的報告在12月發表,屆時便有分曉。
我們正密鑼緊鼓安排工作坊到時與學校分享運用評估資料的方法,希望家長、教師及校長會與我們繼續攜手協力,促進學生學習。
(以上為教育統籌局副秘書長王啟思在教統局網上專欄「局中人語」發表的文章的撮譯本,如欲參閱原文,可按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