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小心點心:食環署社會醫學顧問醫生何玉賢(右)強調,進食中式點心時,應注重均衡營養。旁為食環署研究主任張智良。 |
|
食物環境�生署的研究發現,部分中式點心的脂肪總量、飽和脂肪和鈉的含量偏高,而鈣質和食用纖維的含量則普遍偏低。
食環署社會醫學顧問醫生何玉賢建議市民,應飲食均衡,而食肆經營者應改善點心的調製方法,並考慮在菜單中,提供更多高食用纖維和鈣質的食物。
食環署較早時分析75款中式點心的營養含量,並從不同的食肆就每款點心抽取10個樣本作研究,以及以化學方法分析這些食物的熱量成分和所含的9種營養素含量,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總量、飽和脂肪、膽固醇、膳食纖維、糖、鈉和鈣。
鮮竹卷脂肪總量偏高
研究結果顯示,部分中式點心的脂肪總量、飽和脂肪和鈉的含量偏高,而鈣質和食用纖維的含量則普遍偏低。有關研究結果的詳情,可按這裡。
一般來說,包點、湯粉麵、湯飯和甜品的脂肪總量較低;煎炸點心,如煎腐皮卷的脂肪總量則較高。有些蒸點,如鮮竹卷和山竹牛肉的脂肪總量也偏高。
研究顯示,以椰汁製成的點心,例如馬豆糕和楊枝甘露,以及油酥點心,例如蛋撻和叉燒酥,其飽和脂肪含量較高。
飽和脂肪可致慢性病
何玉賢指出,脂肪總量高的食物含較高熱量,進食過量容易致肥;長期攝取過量飽和脂肪,可增加患上慢性疾病的危險,例如心血管系統疾病、腦血管病,以及癌病。
他指出,鈉含量高的調味品,如餐桌鹽、豉汁和味精,是導致點心鈉含量偏高的主因,例如麻香拌海蜇和棉花雞。
何玉賢說:「長期攝取過量的鈉會引致血壓上升,而高血壓是導致冠心病和腦血管病的主因。」
宜多吃蔬果均衡飲食
由於大部分中式點心鈣質含量偏低,何玉賢建議經常進食中式點心的巿民,應選擇其他鈣質含量較高的食品,例如奶類製品、豆腐和綠葉蔬菜,以確保吸收足夠的鈣質,減低患上骨質疏鬆症的風險。
市民應進食充足的水果和蔬菜,因為足夠的食用纖維有助改善腸胃健康,以及減低患上癌病的風險。
愛吃中式點心的市民,可採取以下方法達致飲食均衡:
•選擇含有豐富複合碳水化合物及低脂肪的中式點心為主食,例如蒸腸粉和包點;
•應進食約半碟灼菜,不加醬油為佳,以攝取足夠的食用纖維;
•鹹蒸點應適可而止,因為部分鹹蒸點含有較高的脂肪和鈉;
•減少吃煎炸點心,以免攝取過量脂肪和熱量;
•避免飲用湯飯或湯粉麵中的湯水。
改善製法菜單多元化
食肆經營者也應改善點心的調製方法,例如減低使用煮食油的分量、把肉類中明顯的脂肪切去、減少使用鈉含量高的調味料,和盡量把醬油分開端上,以降低點心的脂肪總量、飽和脂肪和鈉含量。
何玉賢也建議,業界應考慮在菜單中提供更多高膳食纖維和鈣質的食物。
返回頁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