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a Javascript-enabled browser.
香港政府新聞網
*
網頁指南主頁
*
* 天氣
*
* 交通情況
*
* 類別:
*
**
財經
*
*
**
教育與就業
*
*
**
社區與健康
*
*
**
環境
*
*
**
治安
*
*
**
基建與物流
*
*
**
行政與公民事務
*
*
*  政府評論
*
* 新聞焦點
*
* 都會生活
*
* 兒童天地
*
* 攝影廊
*
* 短片集
*
* 大眾心聲
*
* 施政報告
*
* 財政預算案
*
* 即日新聞稿
* 新聞稿資料庫
*
* 關於我們
*
*
*
*司法機構
*
*立法會
*
*區議會
*
*網上廣播
*
*宣傳短片
*
*政府資訊中心
*
*公共服務電子化
*


  English繁體簡體純文字PDA
*
*
 2005年4月27日
長者健康
*

周一嶽﹕合力提供長者健康護理服務

*

     �生福利及食物局局長周一嶽表示,在2004-05年度,�生署轄下的18間長者健康中心共有約39,900名會員,在過去3年,每年約14%的會員為新會員。

 

     他說目前各中心的會員名額大致相同,若中心按區內長者人口變化而調整名額,對�生署會有巨大的資源考慮,因此須聯同其他相關單位,共同為長者提供基層健康護理服務。

 

     周一嶽今天在立法會會議上書面答覆議員提問時表示,�生署透過轄下的18個長者健康中心和18隊長者健康外展隊伍為長者提供健康服務,提高基層健康護理服務質素、提升自我照顧能力、鼓勵長者維持健康的生活習慣及加強家庭對他們的照顧,以減低長者患病和殘疾的機會。

 

中心會員  九成滿意服務

 

     年內約19萬9,000人次到中心接受健康評估或就診,而參加中心及外展隊伍舉辦的健康教育活動則約有44萬人次。

 

     截至去年12月,約有25,000名長者在輪候成為中心會員,而每區中心的會籍輪候時間各有差異,輪候時間的中位數為26個月。

 

     �生署於2001年自行就中心的服務使用者滿意程度進行調查,訪問了約680名中心會員及前會員,約90%的受訪者對中心所提供的服務表示滿意或非常滿意。

 

加強培訓  提高協同效應

 

     周一嶽稱,醫院管理局透過超過70個普通科門診診療所為市民提供服務,其中主要用家是長者,私家醫生也提供基層健康護理服務;而由政府資助非政府機構營辦的200多個長者中心,則負責協助向長者推廣健康生活。

 

     他說﹕「為提高協同效應,�生署正與部份非政府機構合作,訓練機構員工使用健康評估工具,透過試驗計劃為長者會員提供健康評估服務。此外,�生署與其他相關機構合作,為普通科醫生及家庭醫生提供有關照顧長者的培訓,以加強他們照顧長者的能力。」




返回頁頂
* 長者健康 *
*
*
* 列印
* 電郵本頁
*
*
*
相關連結
*
*
*
其他新聞:
更多..
*
*
  香港品牌
*
*
*
主頁 | 財經 | 教育與就業 | 社區與健康 | 環境 | 治安
基建與物流 | 行政與公民事務
政府評論 | 新聞焦點 | 都會生活 | 兒童天地 | 攝影廊 | 短片集
大眾心聲 | 施政報告 | 財政預算案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重要聲明
Internet Explorer 5.0/ Netscape 6.0 或以上版本瀏覽可得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