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a Javascript-enabled browser.
香港政府新聞網
*
*
網頁指南主頁
*
* 天氣
*
* 交通情況
*
* 類別:
*
**
財經
*
*
**
教育與就業
*
*
**
社區與健康
*
*
**
環境
*
*
**
治安
*
*
**
基建與物流
*
*
**
行政與公民事務
*
*
*  政府評論
*
* 新聞焦點
*
* 都會生活
*
* 兒童天地
*
* 攝影廊
*
* 短片集
*
* 大眾心聲
*
* 施政報告
*
* 財政預算案
*
* 即日新聞稿
* 新聞稿資料庫
*
* 關於我們
*
*
*
*司法機構
*
*立法會
*
*區議會
*
*網上廣播
*
*宣傳短片
*
*政府資訊中心
*
*公共服務電子化
*


* *
English繁體簡體純文字PDARSS
官員暢談熱門話題 
*
2006年10月16日

對抗環境污染是長期工作

環境運輸及工務局局長廖秀冬
環境運輸及工務局局長廖秀冬

     行政長官在《施政報告》中,勾劃了他對抗污染的策略及具體措施,以獎罰並重的形式,鼓勵公眾以至大企業的每個人,共同採取行動,全方位改善環境,特別是空氣質素。

 

     最近有報道指外資因空氣污染因素,而考慮撤離香港。然而,作為負責環保的政策局長,無論投資者去留如何,我的首要使命,必定是以市民大眾福祉為依歸。

 

     不過,正如所有大都會一樣,對抗因經濟繁榮而帶來的環境污染,是長期的工作,我們必須有良好的策略、堅強果斷的毅力及廣泛的公眾支持,才能達至成效。以下是我們的環保策略:

 

•提出及採用前瞻性政策,制訂清�目標,充分考慮到平衡環境保護及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並利用科技的進步和經濟手段加速達標。

 

•爭取以「污染者自付」的原則,將有關社會成本內化,提供減低污染的誘因。

 

•當市場本身無法自己提供解決辦法時,政府便會介入。有需要時會制訂有關法例。

 

•推動公眾參與,提高市民的環保意識;同時提出為空氣污染極差的日子,設計一些更強而有力的應對計劃,解決困難的情況。

 

粵港合作解決污染

 

     建基於這些策略,我們加強了自1990年代起,便和廣東省政府的合作。2003年,我們與廣東省政府議定了珠三角地區空氣質素管理計劃,務求把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可吸入懸浮粒子和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的總排放量,以1997年為基準,在2010年或以前,分別削減40%、20%、55%和55%。

 

     在技術方面,雙方在珠三角建成有16個站的空氣質素持續監測網絡,市民現在能從網上獲悉區域性的空氣污染指數。

 

     同時,我們一直合作,制訂排污交易試驗計劃,以利用市場力量協助減排。這項工具在外國證明能加快減排速度。

 

     我們與粵方深入交流了運輸政策方面的經驗,分享香港如何透過提供可靠的公共運輸服務,去滿足 95%使用者及持續過渡至更潔淨能源的措施,以逐步有效地減少來自車輛的污染。

 

廢物收費計劃奏效

 

     過去20年來,經濟發展及環境保育之間可能存在的矛盾,已引起廣泛關注。其實,正如可持續發展的概念指出,兩者間的平衡及共存是重要的,這點我深切認同,並努力去化解困難,務求為各項衝突找出可行的平衡點。

 

     例如建築廢物收費計劃在1995年生效時,因有關業界反對而被擱置。10年後這項目經改良後才能重新上馬,並在本年初正式推行,令棄置於堆填區的建築廢物減少36%!

 

     行政長官已決心在污水處理及固體廢物管理方面,�徹「污染者自付」的方針,立法機關能否在本屆會期內,兌現他們支持這項環保原則的承諾,將是重要考驗。

 

    「污染者自付」方針也適用於電力公司,如他們發電時產生的污染超越排放總量限制,我們建議要他們付出代價。

 

資助換車改善空氣

 

     為減少來自商用柴油車的近10%的氮氧化物及18%的可吸入懸浮粒子排放,政府屬意向74,000輛歐盟前期或歐盟1期的商用車車主提供津貼,更換歐盟4期的車輛。

 

     這些主要包括運貨用的輕型車輛、貨車及跨境拖頭,他們面對高油價的壓力及內地同行的激烈競爭,如無資助的話,車主將更長時間的使用這些高污染的舊型車輛。我們因此需要提供經劑誘因,幫助此類車主,同時可免延誤改善空氣的計劃。

 

     另一項計劃便是向希望採用環保私家車的車主,提供高達50,000元的首次登記稅豁免,相信現時市場上應有充足的牌子可供選擇。

 

     其他加�管制的方案,經過合理的諮詢會陸續推出,如管制有機化學物品、�制停車熄匙,及用遙感測視檢控超標排放的車輛等條例。

 

綠化香港積極植樹

 

     在環保的參與方面,我們喜見市民日益積極的回應。藍天行動推出以來,我們已獲得眾多學校及商界的支持及參與。同時,約170萬名市民加入了我們的廢物源頭分類計劃。

 

     我們的挑戰,是令社會各階層主動願意承擔環保管理者的角色,而參與者能夠得到鼓舞,持續他們的努力。

 

     我想大家知道,在過去3年,我們種植了超逾730萬棵樹,而且計劃還會繼續,我希望正面的消息能得到廣泛報道,鼓勵各方為改善環境繼續加油!

 

(以上是環境運輸及工務局局長廖秀冬10月16日在報章發表的署名文章)
 


返回頁頂
* *
2006 - 07年施政報告 *
*
*
* 列印
* 電郵本頁
*
*
*
相關連結
*
*
*
其他評論:
更多..
*
*
    香港品牌
*
*
*
主頁 | 財經 | 教育與就業 | 社區與健康 | 環境 | 治安
基建與物流 | 行政與公民事務
政府評論 | 新聞焦點 | 都會生活 | 兒童天地 | 攝影廊 | 短片集
大眾心聲 | 施政報告 | 財政預算案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重要聲明
Internet Explorer 5.0/ Netscape 6.0 或以上版本瀏覽可得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