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a Javascript-enabled browser.
香港政府新聞網
*
*
網頁指南主頁
*
* 天氣
*
* 交通情況
*
* 類別:
*
**
財經
*
*
**
教育與就業
*
*
**
社區與健康
*
*
**
環境
*
*
**
治安
*
*
**
基建與物流
*
*
**
行政與公民事務
*
*
*  政府評論
*
* 新聞焦點
*
* 都會生活
*
* 兒童天地
*
* 攝影廊
*
* 短片集
*
* 大眾心聲
*
* 施政報告
*
* 財政預算案
*
* 即日新聞稿
* 新聞稿資料庫
*
* 關於我們
*
*
*
*司法機構
*
*立法會
*
*區議會
*
*網上廣播
*
*宣傳短片
*
*政府資訊中心
*
*公共服務電子化
*


* *
English繁體簡體純文字PDARSS
官員暢談熱門話題 
*
2006年10月13日

和諧社會  支持教育均衡發展

教育統籌局局長李國章
教育統籌局局長李國章

     出任教統局局長至今,已有4個年頭。回想這4年間香港教育的發展,再細看放在我案頭最顯眼處的《2006 - 07年施政報告》中有關教育的項目,雖未敢言「輕舟已過萬重山」,但委實感受很深。

 

     一方面,我看到我們付出的努力漸見成果;另一方面,各界的訴求和期望,經過熱烈討論後,終於成為共識,並能付諸實行。我很高興我們可以下定決心,為提升教育質素作出重大的投資,這正是一直以來,我�力優先處理的工作。

 

     近日城中最熱門的教育話題,當然是幼兒教育;其重要性眾所周知,但當中涉及的問題卻並非一朝一夕可以解決。故當2000年訂立的幼兒教育政策目標在2005年全面落實之時,我們便立即主動全面檢討有關政策。

 

     在檢討的過程中,聽到最大的聲音是增加資源:家長希望減輕幼稚園學費的財政負擔;教師希望不斷提升資歷,教好學生;業界希望增加資助,減輕經營困難 --- 核心離不開「資源」二字。

 

釐訂政策  順應民意

 

     作為政策的釐訂者,民意當然要順應,但我常銘記於心而又掛在口邊的「三個一切」卻又提醒我,教育為的是什麼 ---「一切為學生、為學生一切、為一切學生」。我們要推出的是個四贏方案!

 

     提升幼兒教育的政策公布了,目的是為所有適齡學童提供優質而又在家長負擔能力之內的幼兒教育。通過「學券」形式的直接資助,為家長減負的目標指日可待。

 

     我們估計,未來逾80%的幼稚園合資格參與計劃,整體幼兒教育質素會得到提升;而全港90%的3 - 6歲學童也可獲學費資助,惠及多個階層的家庭。

 

     所有本地非牟利幼稚園,如學費水平不超過上限,即半日班級的學費不超越每年24,000元,或全日制班級的學費不超越每年48,000元,都符合資格向政府兌現學券。

 

     目前,在全港逾千間幼稚園當中,大部分都是非牟利學校,只要符合學費上限的要求,都可以兌現「學券」。政府運用資源的重要原則之一,就是不會以公帑資助牟利的私人機構,因此,我們不擬給予私立獨立幼稚園同樣資助。

 

     我相信,大部分市民都會認同政府這善用公帑的方針。然而,這類幼稚園完全有自由轉以非牟利方式營辦,教統局必定全力協助。

 

三個途徑  提高質素

 

     那麼,質素又怎樣提高呢?途徑有三:一是協助提升校長和教師的資歷和專業發展;二是透過增加學校的透明度以加強質素保證;三是推行配套措施,包括發放一筆過的學校發展津貼,讓幼稚園提升裝備,改善教學環境,以及加強家長教育及校本支援服務等。

 

     增加學校的透明度和讓家長自由選擇,是推動幼稚園持續發展和改革的重要動力。幼稚園要能吸引家長,當然是憑優良的師資和切合兒童需要的課程。

 

     幼兒教育的質素得以提升,萬流歸宗,最終受惠的正是學生,也即是香港會有更美好的未來。

 

     拔尖教育又如何呢?現代世界評鑑1個社會的競爭力,往往是以該社會的人才素質為指標,特別是頂尖創新人才的質量,他們是體現國家競爭力的關鍵。

 

     教育是培養創新精神和創新人才的搖籃,為了維持香港在全球一體化環境中的競爭優勢,我們有必要加強拔尖教育,而目標就是要把資優學生的潛能,轉化為追求卓越的動力。

 

     今年的《施政報告》提出籌辦1所資優教育學院的願景,不過,這不是顆萬應靈丹,大家不要把這計劃看成資優教育的全部。發展資優教育不是單一的機構所能獨立承擔的,它需要的是個網絡廣而又可持續發展的支援體系。

 

擴闊層面  更多元化

 

     因為現今教育界普遍認同以多元智能的理念作界定資優生的特性,我們的首要工作是擴闊資優教育的涵蓋面,總結過往在數學、科學及科技發展資優教育的經驗,把資優教育的範疇變得更為多元化,例如包括領導才能、創意、電影、天文等。此外,支援的層面和機會也要相應增加。

 

     資優教育學院的使命,就是要更有系統和策略地結合各界力量,以發展強大的支援體系,服務資優的學生。

 

     香港特區政府今天對幼兒及資優教育的承擔,如果放在歷史的緯度上看,肯定是個令人振奮的突破;也只有在今天,當香港上下數百萬人並肩走過經濟低迷時期,聯手對抗「沙士」等疫潮來襲之後,才更能體會這務實進取的突破,對社會建設是何等重要。

 

     教育是社會繁榮進步的原動力,它的均衡發展能促進人際間的互助與共融,是建立和諧社會的重要基礎;而社會整體和諧,又為教育的均衡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教育和社會相輔相成,彼此完善。我常想,如果教育界能夠齊心協力,和衷共濟,教育與社會定能同步向前,這才真正是香港市民之福。

 

(以上是教育統籌局局長李國章10月13日就對幼兒與資優教育的承擔在報章發表的文章)
 


返回頁頂
* *
特別資優學生培育支援計劃 *
*
*
* 列印
* 電郵本頁
*
*
*
相關連結
*
*
*
其他評論:
更多..
*
* 2006 - 07年施政報告 *
    香港品牌
*
*
*
主頁 | 財經 | 教育與就業 | 社區與健康 | 環境 | 治安
基建與物流 | 行政與公民事務
政府評論 | 新聞焦點 | 都會生活 | 兒童天地 | 攝影廊 | 短片集
大眾心聲 | 施政報告 | 財政預算案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重要聲明
Internet Explorer 5.0/ Netscape 6.0 或以上版本瀏覽可得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