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a Javascript-enabled browser.
香港政府新聞網
*
*
網頁指南主頁
*
* 天氣
*
* 交通情況
*
* 類別:
*
**
財經
*
*
**
教育與就業
*
*
**
社區與健康
*
*
**
環境
*
*
**
治安
*
*
**
基建與物流
*
*
**
行政與公民事務
*
*
*  政府評論
*
* 新聞焦點
*
* 都會生活
*
* 兒童天地
*
* 攝影廊
*
* 短片集
*
* 大眾心聲
*
* 施政報告
*
* 財政預算案
*
* 即日新聞稿
* 新聞稿資料庫
*
* 關於我們
*
*
*
*司法機構
*
*立法會
*
*區議會
*
*網上廣播
*
*宣傳短片
*
*政府資訊中心
*
*公共服務電子化
*


* *
English繁體簡體純文字PDA
官員暢談熱門話題 
*
2004年5月6日
中央決定助香港政制穩定發展
政務司司長曾蔭權
曾蔭權

     作為公職人員,我們隨時都準備接受批評,因為我們是為公眾服務的,來自各界的批評有利於我們改善服務。現時,某些議員因為2007及2008年普選落空而感到失望並作出指責,他們的感受,我們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這不等於我們可以不正視某些欠缺理性基礎的言論,使社會無法平靜下來進行冷靜的思考和對話,好好地尋求合適的政制發展方案,尋求共識。

 

     但議案提到專責小組報告內的9點因素等問題,林局長剛才已經詳細回應,我作為專責小組的負責人,有必要一正視聽。

 

9項因素非憑空而來

 

     必須指出,這9項因素完完全全建基於《基本法》的規定和「一國兩制」方針政制,這9項因素都不是憑空而來,都是有淵源的。

 

     此外,專責小組自1月成立以來,一切聽取意見的工作都是高度公開、高度透明的。包括提出有關這些法律程序及原則問題,向社會、向立法會提交公開文件,及設立網頁等等。

 

     訪京前後,專責小組都向立法會和公眾交待了情況。小組搜集到的意見,全部公開,全部提交給中央。

 

     小組對9項因素的結論,是經過3個月來客觀,認真聽取社會各界及中央有關部門的意見而得出來的,是在完成了這一切公開透明工作之後才作出總結的。

 

     了解到整個過程,有議員對專責小組反映港人意見的工作橫加指責,這是扭曲事實。

 

     有些人不理解專責小組為何提出這9項考慮因素。事實是,愈講清楚這些因素,就愈能促進政制的討論。因為,任何方案愈能貼近這些因素,就愈易走向共識。

 

政制方案須三方共識

 

     大家都清楚知道,香港政制具體方案的確立,必須取得3方,即立法會三分之二議員的通過、行政長官的同意及人大常委會的批准或備案,只要缺少其中1方的支持,就舉步困難,無法前行。不承認政制發展須要3方面推進,一切最後都徒勞無功。

 

     民主是大家都嚮往的。香港市民普遍認同以普選為政制發展的最終目標,但對於邁向這最終目標的速度和發展的模式,則存在相當大的分歧。這分歧不但在社會存在,也在這個議事廳存在。

 

     社會目前唯一清楚可見的共識,就是大家都希望2007及2008年兩個選舉方法可以有所改善,可以讓更多人參與,從而提高選舉制度的代表性。

 

     在這情況之下,我們必須認識清楚,市民並不期望不斷爭拗;他們希望政府、議員和關心政制發展的團體及人士盡一切努力去探索,去討論,去推動香港政制發展,同時維持社會的和諧、穩定與繁榮。

 

     一些議員把2007年和2008年兩個選舉無法實行普選,形容仿似為民主的末路,這是流於誇大和悲觀。事實上,自回歸以來,香港的政制民主一直在穩定向前發展,香港每一次行政長官選舉和議會選舉,都在擴大民主的進程上跨出一步。

 

民主進程建新里程碑

 

     根據人大常委的決定,2007年和2008年兩個選舉一定也可以再向前邁進,為香港民主政制發展建立新的里程碑。

 

     例如,我們可以考慮立法會的議席是否可以增加,讓更多有志之士參政。我們可以考慮行政長官選舉委員會人數是否可以增加,以及選舉委員會的選民基礎是否可以擴大等等。這些都是值得思索和探討的問題。

 

     專責小組在正在手起草的第3號報告,臚列《基本法》中有關行政長官和立法會選舉辦法,有哪些方面可以修改,以助社會各界在未來日子�面,在構思具體方案時有所參考。當然,我們必定也會廣泛聽取各界的意見。

 

     換言之,現時我們已開始進入討論具體方案階段,需要更多冷靜、理性的對話和討論,需要各位議員提供真知灼見。採取包容的態度努力爭取共識,才是真正積極的態度。

 

     對於一些議員關於「一國兩制」實踐的貶抑,我認為言不符實。

 

港人自由沒絲毫削減

 

     據這些言論,我們已不是生活在原來我們熟悉的制度之下,而是變為「京人治港」,是「一國一制」。其實,我們只要看一看眼前的香港,就會發覺我們的生活方式、經濟模式、法律制度、言論出版自由等等,仍然是我們習慣的一套。

 

     這是「一國兩制」在香港成功落實的最佳寫照。香港市民享受到的自由,自回歸以來,沒有絲毫削減。

 

     我們也可以見到,回歸近7年來,對於「一國兩制」,中央是慎而又慎的。中央不但非常克制,充分尊重特區的高度自治,而且對香港的利益,也是多方照顧。

 

中央有權審視制發展

 

     但就政制發展而言,實情是這並非一個可以完全由香港自行處理的問題。根據國家憲法和《基本法》,中央有權責審視特區的政制發展。

 

     中國是單一制國家,地方政府包括特區政府的權力都是中央授予的,作為一個地方行政地域,香港無權自行決定或改變其政治體制,這是《基本法》立法時定下的憲制安排。

 

     但在討論政制發展的過程中,香港市民仍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廣泛發表意見,人大常委會未作決定前,亦充分考慮了專責小組所反映的市民意見,及主動約見香港社會各界聽取意見。

 

     這顯示中央是重視及珍重香港,我們現時享有的,是「一國兩制」下與內地不同的政治制度,我們絕不能把政制發展在憲制上的安排,扭曲說成為打擊香港的高度自治。

 

     事實上,香港繼續享有高度自治權,繼續享有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和終審權。

 

回歸後經濟唇齒相依

 

     我明白,由於香港與國家分離了一段日子,兩地的制度不同,社會上可能有人對內地有�不同的感受。但事實是,香港特區現在已經是國家的一部分,我們的經濟活動也與內地緊密相連,經濟命脈可謂唇齒相依。

 

     市民是支持民主的,但同時也嚮往經濟繁榮及社會穩定。香港人都非常明白,「一國兩制」最符合香港的長遠利益,也最符合國家的長遠利益。

  

     香港的政制和民主發展,一定要在符合「一國兩制」的框架內實現,不能搖動我們多年來以血汗建成的穩固基礎。市民也不想以此衝擊中央與特區關係,造成緊張的局面,對任何一方也都沒有好處。

 

     若中央與特區關係不和諧,或社會經常處於心緒不寧狀態,無論對建立社會內的互信還是香港與中央的互信都不利。

 

     試想若只顧搖旗吶喊,只求在《基本法》和人大常委決定之外行事,又怎能順利推行民主發展?又怎能建立三方共識?我希望各位議員三思,要理性,不要各走極端。

 

     專責小組在5月份發表的第3號報告,必定廣邀市民及社會各界發表意見,並會保持公開及開放態度,讓社會各界及市民參與討論,實際地提出符合三方共識的各種方案。

 

     香港市民是希望香港政制有所改進的,我們也必須努力使香港政制能繼續向前發展。

 

     還有,我要指出,各抒己見,言論自由,是香港的最大優勢,也是香港作為一個開放和多元化社會所必需的。過去幾個月來,香港各界就政制發展,發表了不同意見。

 

     我相信亦鼓勵社會各界及傳媒,在未來日子繼續運用我們這個城市言論自由的優點,就政制發展發表意見。

 

選舉法可更開放民主

 

     香港政制按部就班發展,是中央政府考慮了香港的實際情況,及兼顧各階層利益而作出的決定。這決定能讓香港政制能穩定向前發展2007及2008年兩個選舉方法是可以更加開放,更加民主。

 

     最後,我期望各位議員,把心情平伏下來,實事求是,冷靜地與各界商討,在合乎人大委員會的決定下,尋求適合香港2007及2008年的選舉方法。

 

     主席女士,總結以上各點,我懇請議員反對馮議員的議案。

 

(以上為政務司司長曾蔭權5月5日在立法會會議上,就議員馮檢基提出要求行政長官向人大常委會提交補充報告議案的發言摘要。)
 


返回頁頂
* *
政制發展 *
*
*
* 列印
* 電郵本頁
*
*
*
相關連結
*
*
*
其他評論:
更多..
*
*
    香港品牌
*
*
*
主頁 | 財經 | 教育與就業 | 社區與健康 | 環境 | 治安
基建與物流 | 行政與公民事務
政府評論 | 新聞焦點 | 都會生活 | 兒童天地 | 攝影廊 | 短片集
大眾心聲 | 施政報告 | 財政預算案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重要聲明
Internet Explorer 5.0/ Netscape 6.0 或以上版本瀏覽可得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