衞生福利及食物局指出,2003年委託紐西蘭1間大學的教授研究香港爆發禽流感的風險的報告,是供內部參考和純屬定質風險評估,不是需要更多數據研究的定量評估;並指出,已落實報告建議的多項措施。
漁農自然護理署2003年委託紐西蘭1間大學的教授,研究香港爆發禽流感的風險;研究報告2004年提交政府。
該報告旨在研究周期性禽流感的出現,在香港構成公共衞生風險的性質和程度,以及如何透過不同方法減低風險;並建議多項措施,以減低香港爆發禽流感的風險,包括:
建議措施減低風險
•以冰鮮產品取代所有進口活雞;
•提高香港境內外家禽生產系統、零售市場及運送過程的生物安全措施;
•減低活雞零售店的數目,分開本地和內地雞隻的批發市場,以改變活禽鳥銷售;
•減低人類接觸野鳥的病毒;
•避免不同種類病毒宿主互相接觸;
•利用疫苗達至最大效用;
•減低非法或其他不受控制的禽流感源頭;
•採取措施管理訪客傳入和散播病毒的風險。
多項措施經已落實
衞福局表示,報告用作內部參考,純屬定質風險評估,而不是需要更多數據研究的定量評估;並指出,已落實報告建議的多項措施。
至於為散養家禽注射疫苗,衞福局指出,這是複雜的問題,因為缺乏有關住戶散養家禽的數目和地點的數據和資料,以及科學方法確保注射的疫苗能於70天後,即一般食用家禽推出市場的期限,仍然可有效及終身保障散養家禽。
有見散養家禽增加了爆發禽流感的風險,漁護署去年年底曾以自願性質形式為散養家禽注射疫苗。
然而,由於有更多證據顯示外國出現人類感染禽流感個案與散養家禽有關,政府最近決定禁止散養家禽,減少人類從染病禽鳥中感染禽流感的機會,以保障公眾健康。
返回頁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