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ne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蕭偉強
兩星期前我在一個下着毛毛細雨的下午到「陽光鄰里互助中心」出席一個溫情洋溢的活動---香港聖公會麥理浩夫人中心獲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為支援劏房居民而開展的「賽馬會陽光計劃」。
我年幼時亦曾經歷過住「板間房」的日子,就像「七十二家房客」般,一屋七、八伙居於一個唐樓單位,共用廚房及廁所。上世紀50、60年代,整體社會資源雖然相對匱乏,但居民之間人情味濃厚,一屋八伙輪流共用一個廚房,大家守望相助,今天你借給我一棵蔥,明天我給你一把鹽,同屋小孩總是打成一片。隨着現今的居住環境改變,鄰里之間被牆壁分隔,人與人的關係變得疏離。
由麥理浩夫人中心策劃的「賽馬會『陽光計劃』劏房居民社區支援服務」針對這現象,致力協助居於劏房的居民建立互助互信的社區鄰里關係與網絡。「陽光鄰里互助中心」提供一系列支援服務,我當日參觀了該中心的社區廚房,跟一些婦女義工一邊包餃子一邊傾談,很高興得知這裏除了讓她們有設備齊全的空間烹調食物帶回家外,亦成為街坊建立友誼的「聚腳點」,促進她們編織鄰里互助的關係和網絡。
為增強社區的凝聚力及幫助弱勢社群編織互助網絡,特區政府早在2002年已成立推動市民及社會各界互助互信的「社區投資共享基金」(基金),至今注資共五億元,以建立及累積社會資本。基金自成立至今,已批出4億5,200萬元以支持331個計劃,有超過68萬人次直接參與計劃,其中包括逾八萬名義工和8,900個協作夥伴,一同建立了逾2,070個互助網絡。政府已向獎券基金申請三億元撥款,增加基金的注資,讓基金持續推動社會各界建立跨界別協作平台,增加社會凝聚力,透過編織互信及互助網絡,建設守望相助的社區。
「社會資本」其實在社區每個角落都存在,藉着建立人與人之間的網絡,彼此信任和包容,大家互助互惠,資訊交流和互通,以團結和凝聚社會。而基金就是社區的黏合膠,推動不同背景和界別的人士連結一起,發揮彼此優勢及善用各方資源,讓人與人之間可以互助互補,共同提升社區能力。
基金積極推動跨界別協作,以建立社區鄰里支援網,「房、福、社」(房屋、福利、社區)協作的「樓長制」便是其中一個旗艦模式。「樓長」本來是屋邨內一些平凡的街坊,但經歷角色轉化後,便肩負起一份「非凡」的任務---四出關顧邨內街坊的需要,噓寒問暖,發揮「及時雨」的功能。例如:曾經有獨居長者在家裏中風暈倒無人知道,但居住於同層的「樓長」察覺他沒有如常出外買餸,隨即主動拍門,及時將他送院救治。「樓長」用心關顧社區,連結街坊,令社區充滿關愛及人情味。
近年,很多新建公共屋邨或重建屋邨相繼入伙,新屋邨居民,尤其是獨居及雙老長者,走入一個新社區,人生路不熟,倍感孤獨。因此,基金積極關注他們的需要,推行不少新社區計劃,連結新舊街坊築起互助網。有基金計劃參加者及義工反映計劃讓他們在社區重拾溫暖,「家」不再是四幅牆,而是整個社區,鄰里就如家人般,彼此關顧及愛護。有婆婆更笑言,在參與計劃前,家裏牆上的鐘總是停頓的,但自從參加計劃後,認識了更多人,亦擴闊了生活圈子,做義工更可幫助有需要的街坊,每天的時間總是覺得不夠用。這些真摯的分享,令人鼓舞。
讓我們協力同心,繼續讓這種人情味散發到全港各區,促進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和互助,提升社區內的社會資本,建立關愛共融的社會。
(以上是勞工及福利局局長蕭偉強6月4日在網誌發表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