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此,跳至主要內容。
字型大小
預設字體大小 較大的字體 最大的字體 訂閱RSS 進階搜尋 網頁指南 流動/無障礙瀏覽 English 繁體 简体

蕭偉強網誌談勞工福利政策

2017年05月28日

none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蕭偉強

就業是社會發展的重要指標。就業情況好,不單促進社會經濟發展,也讓市民各展所長,更可減輕社會福利的負擔。近年出台的多項勞工及福利政策,包括法定最低工資、鼓勵就業交通津貼、低收入在職家庭津貼等,都以鼓勵自力更生和持續就業為出發點。

 

本港最新的失業率維持在3.2%的低水平,近乎全民就業,總就業人數和勞動人口按年均繼續穩健增長。事實上,自法定最低工資實施以來,香港經濟持續擴張,勞工市場一直大致維持堅穩。

 

法定最低工資亦成功吸引更多基層勞工進入勞動市場,相比法定最低工資實施之前(2011年2至4月),就業人數增加了274,400人,其中女性佔七成(201,600人),當中尤以較年長和較低技術女性的升幅最為明顯(50歲及以上和較低技術女性的就業人數分別增加161,300人和112,600人)。在2017年第一季,低薪(即最低「十等分」組別)全職僱員(撇除最低工資不適用的政府僱員及留宿家庭傭工)的平均每月就業收入較最低工資實施前的季度上升了47.8%,扣除通脹後有19.5%的實質升幅。

 

就業情況向好,綜合社會保障援助個案數字持續下跌。今年4月底領取綜援的個案總數為236,189宗,當中失業綜緩個案自2009年9月連續下跌92個月至13,875宗,低收入個案則連續下降98個月至5,000宗。數字反映綜援計劃受助人以老弱傷殘人士為主,只要就業市場穩定,大部分健全的受助人都會選擇自力更生。

 

特區政府的福利政策,一方面鼓勵有能者從受助走向自強,另一方面持續增撥資源,支援有真正需要的組群。扶貧、安老、助弱一直是本屆政府的施政重點,並在資源投放上加以配合。與2012至2013年度本屆政府開局之初的428億元比較,本年度(2017至2018)社會福利的經常開支將增加至733億元,五年間的增幅為71%,遠超過同期整體政府經常開支的41%增幅,充分反映特區政府對支援弱勢社群及有需要人士的承擔。

 

本屆政府在2013年4月1日起在公共福利金計劃下增設「長者生活津貼」,現時惠及40多萬名65歲或以上長者。為加強社會保障作為退休保障的其中一條支柱,政府今年從兩方面優化長者生活津貼:第一,放寬現行津貼的資產上限以惠及更多有經濟需要的長者;第二,增加一層高額津貼,以支援較有經濟需要的長者。隨着《財政預算案》於5月18日獲立法會通過,兩項優化措施皆會追溯至今年5月1日起生效。措施在全面落實後首年預計惠及約50萬名長者(約佔整體長者人口的四成),首10年預計共涉及超過755億元的額外經常開支。

 

另一項在2016年5月推出的低津計劃,以鼓勵低收入家庭在職成員持續就業、自力更生為目標。政策設計特別關顧有兒童或青年的家庭,以促進向上流動,紓緩跨代貧窮。截至今年5月中,在職家庭津貼辦事處共批出約6億3,550萬元的津貼。政府將會在今年年中就低津計劃進行整體政策檢討,包括計劃的運作、設計、扶貧和促進就業的成效,以及與政府其他援助計劃例如綜援、鼓勵就業交通津貼等的相互關係。

 

扶貧、安老、助弱,持續關顧有需要的弱勢社群,是本屆政府的施政理念;鼓勵和支援有工作能力者通過就業自力更生,同時是我們的工作重點。勞工及福利政策正是互相緊扣,相輔相成,使有能者得以自強,老弱者得到關顧。

 

(以上是勞工及福利局局長蕭偉強5月28日在網誌發表的文章



開心家庭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