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回歸的12年歷史�面,過去1年是不平凡的1年。
我們經歷了一場自從上世紀30年代以來,最嚴重的經濟危機。本港經濟在今年首季顯著倒退7.8%、股市大幅波動、投資氣氛逆轉、出口萎縮、失業率攀升。處身在這場世紀金融風暴之中,市民出現焦慮的情緒,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整體經濟見曙光
為了應對這場金融風暴,我們採取了「穩金融、撐企業、保就業」的策略。這些措施已經取得一定成效。我們的金融體系運作穩健,銀行並無需政府注資或拯救;我們推出的信貸保證計劃,已經有約9,600間公司及超過17萬名員工受惠;隨�大型基建和小型工程陸續落實,支持企業來保就業的措施已經發揮功效,失業壓力得到紓緩。
自從去年起,我們因時制宜,推出合共達876億元的各項紓困措施,相等於本地生產總值的5.2%,不同階層的市民都受惠於這些措施,而這些措施更加發揮了穩定香港內部經濟的積極作用,估計可為今年本地生產總值有約2%的提振作用。近期的經濟數據顯示,整體經濟已經出現相對改善的好苗頭。
我並不是要自吹自擂,誇耀我們對抗金融風暴的成績。相反,在過去1年,我們幾乎每天都在反省。我們的政策應該做到以民為本,我們的紓困措施需要適應時勢,也須要照顧不同的階層。正因為我知道這場危機嚴峻,市民憂心忡忡,所以我一直以來的心情都是如履薄冰。但是我有信心我們可以走出這場危機,因為我相信香港人,大家曾經克服過無數困難,就好似今次一樣,最終都會走出金融風暴的陰影。
公共理財三原則
要走出這場風暴,我們不但需要信念,我們也需要一個方向和提供合適的政策環境。運用公共理財應對金融危機時,我一直堅守3項原則:
第一是務實。在推出各項措施時,我一直確保措施是實際可行,運用公帑時能夠切實對市民有益,能夠針對市民最逼切的問題,例如以「保就業」措施為優先考慮。利用中小企貸款協助就業,亦是在協助中小企之餘,幫助市民保障就業,以實際的方法,跨越階層的利益。
第二是可持續性。面對這場百年一遇的金融風暴,我採取了反經濟周期的財政策略,利用公共開支來刺激經濟。今年的財政赤字高達399億元。在實施反周期財政策略時,我審慎考慮涉及經常性開支的可持續性,以達致善用公帑,以免為社會帶來長遠的負擔。在未來幾年,維持長遠財政穩健,堅守財政紀律,將是我工作的重點之一。
第三是社會承擔。今次金融風暴衝擊社會各個階層,我明白市民受到的壓力,特別是低收入人士在經濟逆轉時的衝擊。建立仁愛社會是香港社會的共識,故此我在處理金融風暴時,亦利用各項財政政策的措施,協助他們改善生活。
我提出這幾項原則,是按照香港人一貫重視務實,要求實效的精神而定。我了解在經濟下滑時,社會容易出現矛盾。
前景不能掉輕心
我們現在正在面對最嚴重的經濟危機,市民不再希望見到無休止的爭�,最後一事無成,市民亦不希望看到我們在爭奪社會資源的零和遊戲中打轉,虛耗光陰。
我相信市民希望聽見我們提出如何克服挑戰,見到我們就具體的經濟發展策略進行討論,為不同階層的市民走出困境提供方法。
受到金融風暴的打擊,不少亞洲先進經濟體系都陷入嚴重的衰退。正如我在星期一向財經事務委員會匯報時指出,相比其他類似的經濟體系,香港的表現已經是較好。不過,我們絕對不可以掉以輕心,環球經濟仍然存在不少不穩定的因素,金融市場和實體經濟相互之間的負面因素仍然存在,加上全球爆發人類豬型流感的風險等,我們仍然要提高警覺。而且,失業率是滯後指標,經濟一日未完全恢復,失業率仍會有上升壓力。
我們現在面對的經濟情況是最困難的時期,但復蘇的曙光已經在前面,尤其是明年大型基建工程逐漸進入施工階段,縱使屆時外部需求仍然可能呆滯,這些基建工程將會為本港經濟提供新動力。
中長期經濟籌劃
我們現在的眼光,必須要為香港的中長期經濟進行籌劃,利用我們的優勢,進一步推進香港經濟升級轉型,以及發掘既有優勢又有前景的行業。
最近,行政長官宣布6項產業發展,我們將會全力配合。我們將會以具體的政策,與市民一起探討這6項產業發展的前景,我們將提供政策和資源,務求讓產業得以發展,成為新的經濟火車頭。
我們一方面要加�與內地的經貿合作,特別是在大珠三角區域整合上加�合作,另一方面亦要開拓新興市場,為香港企業營造更廣闊的空間。
此外,我們必須強化人力資源,鞏固制度優勢,加快進行基建工程;特別是跨境交通運輸設施,從而持續提升香港的高度競爭力。
我希望今次的金融危機會令我們更加團結,為大家行動起來,本�以民為本、改善經濟的想法,為市民辦實事,提供一個新的起點。
(以上是7月9日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在立法會回應「正視七一遊行市民的訴求」議案辯論時的致辭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