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a Javascript-enabled browser.
香港政府新聞網
*
*
網頁指南主頁
*
* 天氣
*
* 交通情況
*
* 類別:
*
**
財經
*
*
**
教育與就業
*
*
**
社區與健康
*
*
**
環境
*
*
**
治安
*
*
**
基建與物流
*
*
**
行政與公民事務
*
*
*  政府評論
*
* 新聞焦點
*
* 都會生活
*
* 兒童天地
*
* 攝影廊
*
* 短片集
*
* 大眾心聲
*
* 施政報告
*
* 財政預算案
*
* 即日新聞稿
* 新聞稿資料庫
*
* 關於我們
*
*
*
*司法機構
*
*立法會
*
*區議會
*
*網上廣播
*
*宣傳短片
*
*政府資訊中心
*
*公共服務電子化
*


* *
English繁體簡體純文字PDARSS
官員暢談熱門話題 
*
2006年6月24日
走出禮賓府 感受社會民情
行政長官曾蔭權
曾蔭權

     今天是我宣誓就任行政長官1周年,我想借這個機會與各位市民分享我1年來的經歷和感受。

 

     自從搬進禮賓府之後,地方大了很多,但人相對顯得渺小了,正如當上行政長官一樣,權力大了,卻越覺得需要戰戰兢兢。

 

     前港督麥理浩勳爵退休前,有記者問他的管治心得,他說最重要是確保你的決策能走出港督府。

 

     1個人的位置越高,權力越大,越容易困在自己的世界裡,也越容易與市民的生活脫節,所以我真正感受到走出禮賓府的重要。

 

     自己大半生都任職公務員,而且長時間在財經金融政策範疇工作,這是個理性的訓練過程,因為財經政策屬於相當專門的知識,例如市場行為預測、經濟理論、數據分析及談判策略等。

 

盡量平衡各方利益

 

     這都是一些冷冰冰的數據,論證過程強調理性。作為技術官員,這些訓練可算足夠。但當了行政長官之後,我明白到理性只是決策的一部分,另一部分需要用心感受,對社會民情要有感性的認識。

 

     這種感性認識是要自己盡量以市民的角度,感受他們的生活、他們的困難、他們的喜怒哀樂,這叫做「同理心」(empathy)。


     以同理心感受市民的需要,然後以理性尋求解決方法,決策時盡量平衡各方利益和符合長遠目標。但究竟這種與市民的同理心可以怎樣建立呢?


     過去公務員的嚴謹訓練令我對科學及理性決策有一定掌握,但用心感受民意卻不是坐在禮賓府多開兩次會、多看兩份文件就可以做到的。

 

     所以我決定多走出去,一有空便到街上走,有時是正式的區訪,有時是自己隨意到街上吃碗雲吞麵,到街市逛逛,與市民閒談和與的士司機打招呼。

 

放下身段親身接觸

 

     雖然時間短,很難深入傾談,但從他們的語氣、眼神及動作,卻可以感受到他們的情緒、他們所關注和喜惡的事情。這份親身接觸的感覺,是文件及統計數字不能替代的。

 

     起初我不太明白甚麼叫做「放下身段」,但經過這1年的工作,令我體會到箇中真意,就是當權者不應高高在上,絕不能以精英的傲慢,由上而下看待平民百姓。

 

     過去1年與市民的接觸,我感受到大家都樂觀了,自信心也回來了,因為市民都願意和我說笑,也不再吝嗇他們的笑容。

 

     在我眼中,香港人很有趣。我們有滑頭、實際的一面,有時對很多事情看不順眼,很多牢騷;但我們又會為好像霍金教授一樣,正面積極、堅毅不屈的人而喝彩。出現危機時,我們更會展現出人性光輝的一面。

 

     例如「沙士」肆虐時期,大家團結抗疫,捨身救人,到今天我仍清楚記得幾位長埋「浩園」的醫護人員的面貌;在南亞海嘯災難中,我們也會為素未謀面的災民出一分力。所以我熱愛香港人,我更加喜歡走到人群中和大家在一起。

 

     未來1年,我會花更多時間走到區內與你們見面,記住你們的面孔。

 

     當大家見到我在茶餐廳吃牛腩麵時,不要心裡懷疑「這個是否就是煲呔曾?」,大家打個招呼吧!

 

(行政長官曾蔭權6月24日在香港電台發表《香港家書》全文)

 


返回頁頂
* *
2005-06施政報告 *
*
*
* 列印
* 電郵本頁
*
*
*
相關連結
*
*
*
其他評論:
更多..
*
*
    香港品牌
*
*
*
主頁 | 財經 | 教育與就業 | 社區與健康 | 環境 | 治安
基建與物流 | 行政與公民事務
政府評論 | 新聞焦點 | 都會生活 | 兒童天地 | 攝影廊 | 短片集
大眾心聲 | 施政報告 | 財政預算案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重要聲明
Internet Explorer 5.0/ Netscape 6.0 或以上版本瀏覽可得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