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教育改革以來,憑�教師、校長及各有關人士的努力,香港的教育正穩步向前。
多項調查顯示,學生在學習動機、獨立思考、創意能力、溝通技巧和責任承擔,都有明顯的進步。
小學生的學習較以前主動和愉快,中學生也逐漸掌握自主學習的方法。在評估方面,除了減少測驗及考試的次數,加強促進學習的評估,學校的評估方式亦趨向多元化,讓學生有更大的自主空間,探索自我,全人發展。
我們肯定教育改革的成果,也感謝教師和校長,以及教統局的同事,多年來的努力。
工作辛勞士氣高昂
有不少教師,雖然工作辛勞,但士氣高昂,因為他們在校內有校長和辦學團體的支持,教師之間和睦相處,師生關係融洽,學生的學習亦有成果,這一切都有助激勵他們,繼續為學生的利益而不斷努力。我們必須向這些教師和校長致敬。
教育改革的核心,涉及課程、教學模式和評核方法的轉變,教師需要對傳統教育的思維和行為加以反思,難免會加添了工作和心理壓力。
社會環境對提高透明度和問責的要求、家長日漸提升的期望,加上近年學生人口下降、部分學校面對縮班的威脅,引致學校間的競爭等,都為學校和教師帶來壓力。
政府在過去5年,已經不斷增撥資源,協助學校應付就教育改革本身帶來的額外工作。
經常開支增一成六
中小學教育的經常開支,由2000 - 01財政年度的248億元,增加到2005 - 06年度的288億元,整體增幅高達16.1%。
具體的支援措施包括比在小學方面增設課程發展領導、英文科主任、專科教學和外籍英語教師等職位。
師生比例已明顯改善比小學從1999 - 00學年的1比22改善到2004 - 05學年的1比19;中學從1999 - 00學年的1比19改善到2004 - 05學年的1比18。
我們又向學校提供「學校發展津貼」、「教師專業準備津貼」和「新高中課程過渡津貼」,讓學校靈活運用資源,增聘人手或購買服務,以減輕教師的工作量。
校本支援提升領導
在2004 - 05學年,以各類津貼聘用的額外教師和教學助理多達2,350人。
同時,我們也為學校提供校本專業支援,推動大學與學校合作,提升教師和校長的專業領導能力,以便更有效地因應學生的需要,在校內推行教育改革的工作。
有不少教師和校長認為,教育的成效不應該單以指標來評估,這點我們是認同的。
由2003年開始,教統局採用學校自評輔以外評,目的是要全校參與討論和反思,評估學校的強弱機危,然後訂出改善措施和推行的優先次序。這樣由下而上,經過內化的改進計劃,更能確保學校可持續發展。
事實上,經過自評和外評的學校,絕大部分都覺得獲益不淺,老師和校長可以更清楚學校的需要和工作優次,這樣對學校的長遠發展更加有利。
整體學生人口下跌,導致部分學校需要縮班或結束。學校為爭取學生而公平競爭,本來是自然的現象,但若然處理不當,會令教師疲於奔命,而且損害教師的尊嚴。
資源用於增聘教師
有教育團體提出推行小班教學,以紓緩縮班的情況。事實上,政府從縮班而省下的資源,每分每毫都已重新投放於教育中。
與其把這些資源用於小班教學,不少教師和校長都寧可增加學校的教師人數,讓學校自行決定分組上課抑或減少教師的教節。
教統局由2005 - 06學年起,分階段在小學推行專科教學。為此,學校可增聘共900位教師。
但也有調查顯示,有超過28%教師認為,專科教學為他們帶來額外工作。如果真是這樣,推出這項措施又是否不適當呢?但好明顯,這項措施是可以改善師生比例的,對學生有一定的好處。
政府為紓緩縮班引致的超額教師問題,已先後在中小學推出自願性質的提早退休計劃,為離職的教師提供一筆特惠金,也讓學校選擇靈活安排教師分擔教席,可以說是充分照顧了教師的需要。
有了這計劃後,因縮班而引起的超額教師問題,基本上得以順利解決。
關注教師心理健康
我們關注前線教師的心理與精神健康,也樂意加強與他們的直接溝通。事實上,教統局的學校發展主任、校本專業支援隊伍和首長級同事,都有定期探訪學校,與前線教師直接溝通,並向有關部門反映問題。
本周一開始運作的「教師陽光專線」,提供額外渠道,讓我們直接聆聽教師的心聲,協助他們處理工作上的壓力和情緒問題。
專線服務員先聽取當事人的情況和所需服務,然後轉介給輔導員或其他專責人員,以便為他們提供適切的支援。專線收集得來的一切資料,我們均會保密。
香港教師中心經常舉辦各類型活動,包括「聲帶保健與發聲法班」等與教師職業健康有關的活動,亦有舉辦興趣小組和各種文娛活動,讓教師鬆弛緊張的工作情緒。我們會與各師訓機構研究,如何在職前及在職培訓中,加強這方面的元素。
了解教師壓力來源
我已宣布成立獨立委員會,研究教師的工作量和了解教師壓力來源,並向政府提出改善建議。委員會成員包括獨立人士和前線教師。我期望委員會在今年內完成工作。
近年,教統局邀請國家督學到香港學校觀課,發現香港的教師兼教的科目和級別過多,是造成工作量大的原因。
學校的委員會數目過多,而且會議過份長,亦是佔去教師時間的重要因素,學校有需要切實檢討。
教統局在2月中,向立法會財務委員會申請撥款共16億5,000萬元,由本學年開始,持續3個學年,加大中、小及特殊學校的「學校發展津貼」一倍至一倍半,讓學校增聘教師或行政人員,以減少教師的教節,同時改善師生比例。
進修時數非硬指標
這次增加津貼的目的,主要是讓中學教師可以為中學會考和未來新高中考試作好準備,建立健全的校本評核制度;也為中小學在基本能力評估中尚未達標的同學,加強輔導教學。
近年不少教師都紛紛自發地進修,以提升專業能力,這是可喜的現象。鼓勵教師持續進修的校長,往往能體恤教師的辛勞,在工作分配上加以配合,例如在教師進修期間,減少教節或課後的工作。
我必須強調,師訓與師資諮詢委員會提出3年150小時的進修時數,只是參考數據,並非硬指標,教統局也沒有硬性規定教師必須達標。
不少教師為了自我增值,選擇進修,誠然是值得鼓勵,不過我們尊重這是教師自己的選擇,他們也會自行安排。這樣對於納稅人來說亦較公平。
試驗計劃方便進修
即使如此,教統局亦願意提供方便,讓有意全時間進修的教師,可以8折支薪5年,5折支薪兩年,或選擇其他組合,以換取1年的休假。我們邀請4個辦學團體嘗試推行這計劃,至今已收到40多份申請。
為讓學校在資源運用有更大的靈活性,教統局近年盡量減少撥款用途的限制,以一筆過撥款的形式,讓學校按需要而聘用教師、行政人員或購買服務。
目前一筆過撥款的數目,約佔一所學校的總開支15%。我們認為學校在資源運用方面有需要保留一定程度的彈性,不應把所有合約僱員納入常額編制。學校亦歡迎這種靈活的資源分配模式。
2000年公布的廿一世紀教育藍圖,已陸續展開,而且接近完成,成果亦已逐漸顯現,教師和校長的努力,值得我們肯定和讚揚。
(以上是教育統籌局局長李國章1月18日在立法會會議上就「減輕教師工作量與精神壓力」動議辯論致辭全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