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a Javascript-enabled browser.
香港政府新聞網
*
*
網頁指南主頁
*
* 天氣
*
* 交通情況
*
* 類別:
*
**
財經
*
*
**
教育與就業
*
*
**
社區與健康
*
*
**
環境
*
*
**
治安
*
*
**
基建與物流
*
*
**
行政與公民事務
*
*
*  政府評論
*
* 新聞焦點
*
* 都會生活
*
* 兒童天地
*
* 攝影廊
*
* 短片集
*
* 大眾心聲
*
* 施政報告
*
* 財政預算案
*
* 即日新聞稿
* 新聞稿資料庫
*
* 關於我們
*
*
*
*司法機構
*
*立法會
*
*區議會
*
*網上廣播
*
*宣傳短片
*
*政府資訊中心
*
*公共服務電子化
*


* *
English繁體簡體純文字PDA
官員暢談熱門話題 
*
2004年12月2日
小班並非優化教育的靈丹妙藥
教育統籌局局長李國章    
李國章

     教育改革以「學生為本」,一切都以學生的需要和利益為依歸。我明白由於學生人口下降,令前線教育工作者對就業前景感到憂慮,因此,有建議在收生不足的地區推行「小班教學」,讓學校可以繼續營運。

 

     我曾多次表示,我絕對不是反對小班,也不懷疑在條件完全相同的情況下,小班較大班好。

 

     事實上,任何改善教育的措施,都有它的好處,關鍵是當資源有限的時候,應該如何釐訂優先次序,把僅有的資源投放在最能有效地提升教育質素的地方。

 

     小班教學是最受歡迎的政治課題,因為教師、家長及學生都直覺地認為有即時的好處;所以,小班教學往往被吹捧為優化教育的靈丹妙藥。但在實踐上卻未必能達到預期的效果,關鍵在於教學方法。

 

     香港目前有不少中小學的班級,每班只有25人或以下,加強輔導班的學生人數更少至10人或以下,但教學成效卻未必令人滿意。

 

     如果大家真正關心教育質素,何不先培訓已在教小班的老師,而不是即時製造更多的小班,令我們根本無法同時應付大量的培訓需求。

 

維持教師就業穩定性

 

     如果大家主要是關心教師就業的穩定性問題,我相信,大家都知道教統局已採取多項措施,盡量吸納有心繼續服務教育界、並且有能力應付教改要求的老師;包括去年推出的自願離職計劃和特設代課老師。

 

     因應多位校長和教師的意見,我們短期內會向財委會建議讓55歲或以上的教師參與自願離職計劃,以協助解決超額教師的問題。

 

     由下學年起,我們提高全日制小學的老師與班級比例,由每班1.4增至1.5位老師,讓學校可以實踐「專科專教」的理念,這樣既可減輕老師的負擔,培養教師的專業能力,也可提升教學效能,可謂一舉三得。

 

     我們估計,2005 - 06學年將增加不少於570個教席,隨後1年再增加不少於140個教席。

 

     全面推行小班教學涉及龐大的經常開支,必須深思熟慮,確保既能真正善用小班的好處,又不會耽誤其他有成效的教育措施,做到真正能為學生提供優質的教育。

 

     因此,我們必須小心考慮以下問題:

 

•怎樣才算是小班?

 

•怎樣的教學方法才能充分發揮小班的好處?

 

•全面推行小班教學牽涉多少社會資源?

 

•考慮到資源運用的優先次序,是否應該優先推行小班教學?是否有其他更具成效的措施?換句話說,是否有必要犧牲或延誤其他措施以盡早實施小班?

 

不一定提升學業成績

 

     究竟小班能否達到優化教學的理想效果?理念上,小班教學應更有利於以學生為本,達致多元化教學、照顧個別需要,最終能提升學習效能。相信這也是家長、教師及學生的期望。

 

     然而,在實踐上,班額的大小是否與學生的成績有直接的關係?實施小班教學需要有什麼先決條件?怎樣才可發揮小班的優勢、以達至理想的效果?

 

     多項國際研究顯示小班教學的成效,在學業成績方面只帶來微不足道的升幅,遠較其他教育改革措施的成效為低。同樣的投資,如果放在教師的專業培訓方面,效果會比小班教學高出10倍。

 

     外國研究顯示,小班教學在最早的學習階段成效顯著,當學生升讀更高年級而回到普通班時,小班的效果仍得以持續。因此,外國的縮減班額計劃多在初小進行。

 

     中學的教學內容及活動較為複雜,應給予較大的教學空間,跳出班額的概念。所以,政府一直為中學提供資源,進行適切的分班╱分組教學。

 

     教師也須改變教學內容和策略,才能充分利用小班提供的教學環境,照顧個別學生的不同學習需要,從而提升教學效能。

 

推小班須先裝備教師

 

     假設在香港推行小班時我們對教師提出同樣的要求,大家估計各界的反應會是怎麼樣呢?

 

     假如只減少班額的人數而教師並沒有改變教學方法,會大大影響小班教學的成效。

 

     我們在2003 - 04學年到訪一些自行調撥資源開設小班的學校,進行有系統的觀課,我們發現大部分所謂小班的上課模式,其實與大班並無分別,欠缺師生互動,分組教學的質與量都不足。

 

     因此,我非常同意周梁淑怡議員所提出,要推行小班,必須先裝備教師,才能發揮小班的優勢。

 

     我們已在37間小學進行小班教學研究,重點之一是提供專業支援,促進教師的反思及互相協作,靈活運用適當的教學法,令學生更有效地學習。

 

     這項研究為期3年,目的不是否定小班,而是找出小班教學必須具備的配套條件,如何發揮小班教學的好處,真正做到「拔尖保底」、「因材施教」。

 

     不少人經常提到上海推行小班教學的經驗,大家又知否上海也經過試驗階段,最初只有12間小學試行小班教學。而我們在首年已有37間小學參與小班教學研究。

 

     我希望議員有多些耐性,讓我們以科學的精神和務實的態度先試行小班教學,以確保成效。

 

教育資源須�眼全局

 

     教育資源的運用是整體的,需要從全局�眼。我們是否仍希望最終能達致每間小學均最少有1位以英語為母語的教師?是否仍認同繼續發放學校發展津貼?

 

     我很高興大部分議員在談小班時,都從學生的利益出發,從教育角度探討這個問題。但我必須指出,減低班額並不一定是體現優質教育及促進教改的唯一或最佳的方法。

 

     過去10年,我們在中、小學已推行不少改善措施,例如為學校提供額外的人手,包括以英語為母語的英語教師計劃、小學課程發展主任、學校圖書館主任等;又向學校提供學校發展津貼,為教師創造空間;改善學生學習。

 

     這些措施大多受學界歡迎,也被認為是頗具成效的。我們又全面推行小學全日制、推動校長╱教師的持續專業發展、提供校本專業支援,以及在小學增加教師比例,以實踐「專科專教」等。

 

     在現有的機制下,中、小學已有相當大的彈性和合理的資源,按學生及課程的需要,透過不同的策略及措施,實踐優質教育的目標。所以減低班額並不一定是體現優質教育或促進教改的唯一或最佳的方法。

 

     假若以分區逐步推行小班,究竟應該在哪些地區、哪些學校開始呢?我得悉很多家長希望先在受歡迎的學校增加教師,讓這些學校可以進行分班或分組教學。

 

     多區的小學學位都持續有供過於求的現象,這樣豈不是變成多區分級,甚至全港分級推行小班教學?再者,分區實施小班教學的做法,似乎是把學位的供求和學校的生存作為首要考慮,與「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想並不相符。

 

     在原則上,相信很少人會反對小班教學的理念,但在成本效益上,教育專家也未能達一致的意見。多項國際研究顯示,小班教學的成效,遠較其他教育措施為低。

 

     我要重申,政府並不反對小班教學,現在我們開始已經有37間小學已進行小班教學,但我們必須有策略地逐步推行,以學生為本,確保教學質素達到小班教學應有的成效。

 

(以上是教育統籌局局長李國章12月2日在立法會會議上,就「推行小班教學」議案發言摘要。)
 


返回頁頂
* *
對未來的投資 *
*
*
* 列印
* 電郵本頁
*
*
*
相關連結
*
*
*
其他評論:
更多..
*
*
    香港品牌
*
*
*
主頁 | 財經 | 教育與就業 | 社區與健康 | 環境 | 治安
基建與物流 | 行政與公民事務
政府評論 | 新聞焦點 | 都會生活 | 兒童天地 | 攝影廊 | 短片集
大眾心聲 | 施政報告 | 財政預算案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重要聲明
Internet Explorer 5.0/ Netscape 6.0 或以上版本瀏覽可得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