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短時間內受命,為淘大花園E座居民執行隔離令,�生署護士長吳幼蘭即時的反應是,找出制服。
她笑說:「由於沒有需要,我已五年沒有穿�了,可能已增磅,不知道是否還合身哩?」
不過,真正的原因是,制服具有象徵意義,它不僅代表�生署,也給人尊業的感覺。
吳幼蘭說:「只要戴上護士帽,所有能量便會出來。」她指的能量,是使命感、耐心和能力。
|
充滿力量:�生署護士長吳幼蘭穿上制服,即感到充滿信心,縱使在淘大花園E座遇到考驗,也終可迎刃而解。 |
|
吳幼蘭本身是在�生署中央健康教育組工作,在「沙士」爆發期間,被抽調處理「沙士」熱線的工作,在3月29日,接獲通知要準備隨時執行一項「特別任務」,但具體的情況完全不知道。
突接旨令驚喜交集
在3月30日午夜,她接到上級的電話,在翌日早上6時到淘大花園E座執行隔離令;她當時「驚喜交集」。
她說:「不是驚慌,是驚訝。部門有1,500多位護士,而我卻幸運地被選中,我實在感到一份喜悅。
「我相信上司是認為我能夠勝任和對我有信心,才找我的,我即時有一種自我肯定的感覺。」
這是自1964年因霍亂而須執行隔離令以來,香港首次發出隔離令。
吳幼蘭直言對隔離令的細節掌握不多,也不知道要做些什麼。
溫故知新積極裝備
她說:「其次是,當時大家對『沙士』病毒的來源和傳播途徑,也不太清楚,唯有『不停上網』和看參考書;以及致電專科醫生和護士請教,溫故知新,積極裝備。
「每個護士在接受基本訓練時,也曾修讀感染控制課程,但有如考了車牌,但從沒有駕駛經驗一樣。」
為了減低受感染的風險,吳幼蘭又向他們詢問穿�和除下保護衣物的步驟。
雖然對疫症不了解,更要帶領12位護士執行任務,但吳幼蘭一點也不要緊張,並保持輕鬆的心情處之。
她說:「除了專業知識和人際關係,在現場工作時,最緊要是具有應變、當機立斷、判斷和分析的能力。
「在我的護理生涯中,這是第一次執行隔離令,也希望是最後的一次。」
推廣�生教人洗手
在執行隔離令期間,吳幼蘭需要為E座居民進行健康監察,包括量度體溫,檢查「沙士」病徵;並向他們講解健康指引,推廣個人及環境�生。
其中一項工作,便是教導居民及「示範」如何洗手。
吳幼蘭說,可能有人會對此「反感」,但的確不是每個人都留意到有關的細微步驟和注意事宜。
她與同事間分享這個有趣的問題時,發覺大部分人三歲時已在幼稚園學習洗手的技巧,但不知何解,很多人都不會在日常生活中應用。
吳幼蘭4月1日需要在E座執行撤離令,逐家逐戶去拍門,要求居民盡快離開,分別到兩個隔離營暫住。
當居民離開後,由4月8日至10日,她便教導住戶代表為家居清潔和消毒,讓他們回來時有一個�生的居住環境。
同心合力完成任務
她說:「我不能預計居民對暫時遷往隔離營的反應,不知道他們會否感到憤怒、喊叫甚至反抗,故當時是懷�戰戰兢兢的心情。
「但感到欣慰的是,除了我們,還有其他政府部門的同事一起拍門,包括民政事務總署、警務處、心理學家。
「當我們不懂得解決問題時,他們便即時提供協助,這種同心協力完成任務的精神,很值得學習。」
對於醫療輔助隊成員不懼危險,義務到淘大E座工作,吳幼蘭也非常欣賞,認為他們充分顯示出無私及專業精神。
返回頁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