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目前大大小小的道路加起來約有2,000公里,交通大都十分繁忙。要應付這些道路的維修及保養,確實不易。
路政署高級工程師陸偉雄表示,該署除了興建新的道路外,亦要定時維修有關道路,為市民提供安全的駕駛環境。
|
默默耕耘:高級工程師陸偉雄(左圖)表示,道路維修十分重要;工程監工馮啟文(中圖),以及快速公路的「刨鋪工程」(右圖)。 |
|
維持道路安全為首任
他指出,該署會定期巡查部門負責保養的道路,包括安全檢查和詳細的檢查;快速公路的安全檢查每天都會做,而其他道路則每星期最少1次。
詳細檢查方面,則每半年最少1次作封路檢查,查看道路上是否出現裂痕或洞等。
陸偉雄說:「一般來說,若在巡查時發現有任何部分需要維修,我們就會安排所需的維修工程,如果路面損耗得嚴重,簡單的維修不足以維持它的狀況,就會安排大型的維修,重鋪一段路面。」
11月中一個晚上,路政署的人員及承建商的13名工人,來到西九龍公路其中一段進行日常的道路維修,行內稱為「刨鋪工程」。
埋頭苦幹 路燈長照耀
封路於晚上10時正開始,工人於離工程地區100米外開始,架起安全措施,包括「雪糕筒」和俗稱「箭咀車」的工程車,清楚指示出駕駛者可使用的行車線。
「刨鋪工程」簡單分為4個程序,首先用機器刨去道路上原有的瀝青,然後以「掃街車」掃走剩下來的沙石;務求使新的瀝青能鋪在一條平坦的道路上,因為就算是微小的石粒,也有可能讓鋪出來的路面不平滑。
然後,再透過「鋪路機」鋪上約160度高溫的新瀝青。
其後,用兩台不同的「壓路機」先後在上面行駛,藉以將新的瀝青加壓和降溫;這個加壓步驟非常重要,因為它可使粗糙的路面變得平滑細密,使大家在駕駛時有舒暢的感覺。
最後,在新的路面重新塗上行車線及裝上有「貓眼石」之稱的反光路釘。
「生死時速」 作最快最準的決定
做了7年,現為工程監工的馮啟文表示,由於晚間工作時間有限而且緊迫,每朝最遲早上6時就一定要把道路交回給市民,因此每個工更不容出錯。
他說最難忘的經歷,莫過於一次在中環進行的「刨鋪工程」。「當晚事前已經與承建商協定修路工程的範圍;但臨時工場內燒瀝青的爐壞了,以致物料供應量不足,當時需要即時做決定,不然的話,次晨就一定不能把道路開放。最後,我們臨時縮窄工程範圍,可幸及時把工程完成。」
為市民服務 盼駕駛人士體諒
工作能在最後一刻及時完成,當然值得高興。
不過,對於承建商地盤總管梁承祖而言,他的難忘經歷,可能就是得不到駕駛人士的認同。
他曾經在工作時,被駕駛者責罵工程阻路和被拋擲膠水樽。
他又笑言,自己的工作有點像「做賊」。他說:「尤其是在快速公路維修時,不但要求高,而且還一定要在晚上,很靜很靜的進行才可。」
可是他表示,那些路始終是自己「一手一腳」重鋪出來,有時自己駕駛經過時,都會有份滿足感。
陸偉雄表示,由於平日日間汽車流量多且繁忙,道路的維修很多時只能在晚上或假日進行。
他提醒駕駛者,晚上途經工程範圍,尤其是快速公路時,小心留意路政署的指示和燈號,盡量安全駕駛,保障司機本身外,亦保障工人的安全。
返回頁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