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a Javascript-enabled browser.
香港政府新聞網
*
網頁指南主頁
*
* 天氣
*
* 交通情況
*
* 類別:
*
**
財經
*
*
**
教育與就業
*
*
**
社區與健康
*
*
**
環境
*
*
**
治安
*
*
**
基建與物流
*
*
**
行政與公民事務
*
*
*  政府評論
*
* 新聞焦點
*
* 都會生活
*
* 兒童天地
*
* 攝影廊
*
* 短片集
*
* 大眾心聲
*
* 施政報告
*
* 財政預算案
*
* 即日新聞稿
* 新聞稿資料庫
*
* 關於我們
*
*
*
*司法機構
*
*立法會
*
*區議會
*
*網上廣播
*
*宣傳短片
*
*政府資訊中心
*
*公共服務電子化
*


  English繁體簡體純文字PDARSS
*
*
  2006年7月24日
短樁事件
*
天頌苑短樁案達和解協議
*
房屋署及房屋委員會

     房屋署今天宣布,與承建商B+B Construction Co. Ltd的承保集團達成協議,有關保險公司就天水圍天頌苑短樁事件,向房委會賠償2,380萬歐羅。

 

     房署強調,由於「B+B」正在清盤,當局難以追討賠償,故這次達成協議的賠償額,是合理和實際的。

 

     房署助理署長(法律事務)王國興在記者會表示,房委會與該保險公司透過調解過程,已就樁柱工程不符標準而引起的責任達成協議;該保險集團向房委會賠償2,380萬歐羅。

 

     王國興指出,雖然高等法院去年9月裁定,房屋委員應獲得5億5,000萬元賠償;但由於「B+B」正在清盤,房委會成功追討賠償的機會十分低。

 

     當局其後發現「B+B」有購買保險,故向有關保險公司爭取賠償;不過,保險賠償金額卻受保單條款的限制。

 

     由於有關保單的司法管豁權屬於德國,若房委會繼續追討,必須在德國進行有關法律程序。

 

     不過,房委會在德國的律師估計,如透過法律程序向保險集團追討,可能需要花3 - 4年時間進行有關司法程序,而涉及的訴訟費,將遠高於現已支付的7,000萬元法律費用。

 

     房委會考慮了如透過法律程序向該保險集團進行追討所帶來的風險後,認為現時達成的賠償金額合理和實際。

 

     房屋署副署長馮宜萱指出,短樁事件已告一段落;並重申,房屋署自2000年後,已推出改革措施,確保房委會工程的樁柱的設計及製造,均符合房委會標準。

 

     天水圍天頌苑因地基出現過度不平均沉降,房委會較早時向打樁工程承建商「B+B」及承保人追討損失,高等法院去年9月2日裁定,房委會勝訴,獲賠5億5,000萬元。


返回頁頂
* 稅制改革 *
*
*
* 列印
* 電郵本頁
*
*
*
相關連結
*
*
*
其他新聞:
更多..
*
*
  香港品牌
*
*
*
主頁 | 財經 | 教育與就業 | 社區與健康 | 環境 | 治安
基建與物流 | 行政與公民事務
政府評論 | 新聞焦點 | 都會生活 | 兒童天地 | 攝影廊 | 短片集
大眾心聲 | 施政報告 | 財政預算案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重要聲明
Internet Explorer 5.0/ Netscape 6.0 或以上版本瀏覽可得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