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a Javascript-enabled browser.
香港政府新聞網
*
網頁指南主頁
*
* 天氣
*
* 交通情況
*
* 類別:
*
**
財經
*
*
**
教育與就業
*
*
**
社區與健康
*
*
**
環境
*
*
**
治安
*
*
**
基建與物流
*
*
**
行政與公民事務
*
*
*  政府評論
*
* 新聞焦點
*
* 都會生活
*
* 兒童天地
*
* 攝影廊
*
* 短片集
*
* 大眾心聲
*
* 施政報告
*
* 財政預算案
*
* 即日新聞稿
* 新聞稿資料庫
*
* 關於我們
*
*
*
*司法機構
*
*立法會
*
*區議會
*
*網上廣播
*
*宣傳短片
*
*政府資訊中心
*
*公共服務電子化
*


  English繁體簡體純文字PDA
*
*
 2005年7月20日
醫療
*

周一嶽:醫療融資可採組合模式

*

     �生福利及食物局局長周一嶽表示,如果純粹以加稅的方法來增加日後的醫療資源,重擔將落在126萬名納稅人身上,特別是30萬名繳納85%稅款的人士;這對中產人士並不合理。

 

     周一嶽今天出席電台節目後表示,分析了不同醫療融資方案後,年底展開公眾諮詢;並表示,希望市民能充分討論將來的醫療融資模式。

 

     他指出,可行的方法不僅只是保險和儲蓄,也可以是組合;但如果只是加稅的話,重擔便落在126萬名納稅人身上,特別是30萬名繳納85%稅款的人士。

 

     周一嶽說:「在這情況下,我認為這不是對中產最合理的做法。」

 

     談到調整收費時,他指出,正研究醫院管理局病人使用服務的習慣和負擔能力,探討是否需要調整任何收費,若有需要的話,是在哪些環節和調整幅度為何。

 

     不過,他強調,原則是讓一般中低收入家庭不會因為收費調整而入不敷支。

 

     被問及發展家庭醫生的方向時,他指出,根據分析,家庭醫生能省卻一些無謂的支出;若病人能獲得適當的治療,便可節省開支,也同時也節省公共支出。

 

     周一嶽說:「引進家庭醫生的模式,不只是改善質素,也能節省資源。同時,將來公私營的合作或合併,可令公共資源投放在其他有需要的地方,更能幫助有需要的病人」

 

     根據英國的制度,政府有很多資源撥給家庭醫生,故此,強制病人先向家庭醫生求診,才可得到專科轉介,家庭醫生擔當「守門口」的角色。

 

     周一嶽認為,香港未必需要完全依足英國的制度,因為這令一些病人沒有選擇;而且投放大量公共資源在家庭醫生上,便需要減少投入其他服務的資源。


返回頁頂
* 探討日後醫療服務模式討論文件 *
*
*
* 列印
* 電郵本頁
*
*
*
相關連結
*
*
*
其他新聞:
更多..
*
*
  香港品牌
*
*
*
主頁 | 財經 | 教育與就業 | 社區與健康 | 環境 | 治安
基建與物流 | 行政與公民事務
政府評論 | 新聞焦點 | 都會生活 | 兒童天地 | 攝影廊 | 短片集
大眾心聲 | 施政報告 | 財政預算案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重要聲明
Internet Explorer 5.0/ Netscape 6.0 或以上版本瀏覽可得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