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a Javascript-enabled browser.
香港政府新聞網
*
網頁指南主頁
*
* 天氣
*
* 交通情況
*
* 類別:
*
**
財經
*
*
**
教育與就業
*
*
**
社區與健康
*
*
**
環境
*
*
**
治安
*
*
**
基建與物流
*
*
**
行政與公民事務
*
*
*  政府評論
*
* 新聞焦點
*
* 都會生活
*
* 兒童天地
*
* 攝影廊
*
* 短片集
*
* 大眾心聲
*
* 施政報告
*
* 財政預算案
*
* 即日新聞稿
* 新聞稿資料庫
*
* 關於我們
*
*
*
*司法機構
*
*立法會
*
*區議會
*
*網上廣播
*
*宣傳短片
*
*政府資訊中心
*
*公共服務電子化
*


  English繁體簡體純文字PDARSS
*
*
  2006年8月29日

投資

*
投資者須對交易戶口保持警覺
*
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

     證監會的慧博士今天在其《專欄》中指出,雖然投資者賠償基金具有安全網的功能,但投資者也須對自己交易戶口內的活動保持警覺。

 

     香港的投資者一旦因中介人違責而蒙受損失,無論是孖展客戶,還是現金客戶,均可向投資者賠償基金求助,最高可獲償15萬元。

 

     違責是指中介人、其僱員或相關聯者破產、清盤或無償債能力,或違反信託、虧空、欺詐或作出其他不當行為。

 

     儘管有這安全網,慧博士建議投資者應採取預防措施,更全面地保障自己的權益。

 

     慧博士指出,投資者應指示中介人把結單和其他文件直接寄給他們,並適時核對交易文件,一旦發現任何與事實不符之處,應立即跟進;也可考慮在中央結算及交收系統開立投資者個人戶口。

 

     假如投資者因中介人違責而蒙受損失,無論是孖展還是現金客戶,均可向投資者賠償基金求助;而任何在聯合交易所和期貨交易所買賣的產品,最高可獲賠償15萬元。

 

     計算賠償額時,首先是釐訂中介人在違責事件發生當日虧欠申索人的證券價值或款項,然後從中扣除申索人尚欠該中介人的款項,再減申索人在違責日期後獲退還的任何證券和資產。

 

     更多關於投資者賠償基金的資料,可瀏覽這裡,或致電2523 7382查詢。




返回頁頂
* 投資本色 *
*
*
* 列印
* 電郵本頁
*
*
*
相關連結
*
*
*
其他新聞:
更多..
*
*
  香港品牌
*
*
*
主頁 | 財經 | 教育與就業 | 社區與健康 | 環境 | 治安
基建與物流 | 行政與公民事務
政府評論 | 新聞焦點 | 都會生活 | 兒童天地 | 攝影廊 | 短片集
大眾心聲 | 施政報告 | 財政預算案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重要聲明
Internet Explorer 5.0/ Netscape 6.0 或以上版本瀏覽可得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