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ne
政務司司長張建宗
香港是國際金融貿易中心,在多個經濟範疇高踞全球榜首。上星期,香港再次獲美國傳統基金會評為全球最自由經濟體,這已經是香港連續第23年獲此殊榮,實在是一項了不起的成就。香港亦獲瑞士洛桑國際管理發展學院評選為全球最具競爭力的經濟體,而經濟自由度則獲加拿大菲沙研究所評為世界第一。
這些令人倍感自豪的成就,是香港人同心協力建設的成果,來之不易。我一直覺得,香港是一片福地,一代又一代的香港人,不斷跨越一個又一個的挑戰,創造一個又一個的奇蹟。
香港面積僅1,106平方公里,人口只有730多萬,但取得的成就卻令人刮目相看。就以體育為例,香港運動員近年在國際賽事屢創佳績。香港單車隊不久前在印度亞洲場地單車錦標賽勇奪五金三銀三銅,而乒乓球手黃鎮廷的排名在本月初躍升至全球第六。
這份精神也體現在本屆政府的施政中。我們一直致力安老、扶貧、助弱,改善民生,構建關愛共融的社會,讓每一個香港人都可以分享到經濟發展的成果。雖然我們的任期只剩下四個多月,但我們絲毫沒有放慢腳步,反而爭分奪秒回應市民的需要。
上星期三新鮮出爐的《財政預算案》,正正反映了本屆政府的持續努力和長遠承擔。我們不但還富於民,推出一系列共351億元的稅務和短期紓緩措施,更為長遠發展作投資。本年度的盈餘為928億元,較預期為高。我們善用這些資源,把當中三分之二,即610億元,為多項重要政策作前瞻性規劃,投資未來。我們預留300億元加強安老和殘疾人士康復服務,包括為安老事務委員會預期在今年第二季完成的「安老服務計劃方案」報告,就提升長者服務的建議措施作好準備。正所謂「三軍未動 糧草先行」,這足以說明政府的承擔,未雨綢繆。政府亦預留200億元提升各區康體設施,以及100億元支援創新及科技和10億元推動青年發展,促進香港發展成為宜居宜業的城市。我們關顧老弱,改善生活環境和質素,為經濟尋找新的增長點,培育人才,為香港建設更美好的將來。
面對環球經濟不明朗和本地人口持續老化等種種挑戰,香港必須善用獨特優勢,把握新機遇。《財政預算案》繼續投放資源在基礎建設,建設未來。鐵路網絡的擴展、港珠澳大橋及機場第三跑道等大型基建為香港創造就業機會,促進經濟的持續發展。「十三五規劃」和「一帶一路」倡議帶來巨大的發展機遇。我們推動創新及科技,扶植初創企業,支援創意產業和再工業化,為香港的經濟轉型注入新動力。
近年,香港社會出現了不少紛爭,但我相信,人才是香港賴以成功的基石。香港人勤奮、靈活、拼搏、創新,只要我們能夠彼此尊重、同舟共濟、互諒互讓、求同存異,本着獅子山下的精神,一切難題都可以迎刃而解,香港也將不斷向前邁進。
(以上是政務司司長張建宗2月26日在其網誌發表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