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s here to Skip to the main content

香港政府新聞網 ENG | | | | |

政府評論

落實一帶一路 香港優勢獨特

2015年07月04日

none

行政長官梁振英

劉炳章主席、各位朋友︰

特區政府非常重視香港青年人的發展,我們尤其重視香港專業服務業的發展,因為香港專業服務業十分切合香港發展的需要,亦有香港獨特優勢的支撐。

今日的論壇主題「邁向成功之路:培育新一代領袖」這兩句說話裏面,我的體會有三個關鍵詞,第一是成功,第二是新一代,第三是領袖。

我看如果這樣說,大家都會同意的,就是香港任何人要成功,首先香港要成功,香港成功,香港的新一代才會有成功的機會。在我們新一代面前的,在他們成長和日後繼續發展的環境當中,有一個十分重要的、一個客觀的、大的因素,相信這個在下去比較一段長的時間,都是一個主要的因素:就是中國在世界的地位越來越高,中國人在國際間因此我們的地位亦越來越高。只看過去一年,我們國家在國際間與經濟有關的一些大的主張和大的舉措,在世界上得到的重視與和應,我們可以看到中國人在世界上的地位確實越來越高。這兩個大舉措,一個是亞投行,另一個是「一帶一路」。因此在這個地球上面,中國人包括我們在座的、在香港的專業人士、年青的專業人士,大家的機會越來越多、越來越好。

大家生長的這個環境、日後的發展環境,確實較我和劉炳章主席剛剛離開學校、踏足社會時的環境好得多。應該說在那個時候,現在在說30多年前,作為一個專業人士,在香港,以至離開香港、去海外謀求發展,無論是自己公司裏面,或者公司與公司之間的競爭,我們作為香港的中國人,或者有些人說是中國的香港人,往往我們得不到一個平等競爭的機會。所以這個新一代,大家身處的和日後繼續發展的環境,確實是較我們老一代是好的,希望大家能夠重視和珍惜。

第三個關鍵詞就是「領袖」,甚麼是領袖呢?概括來說,在任何一個社會,無論是大社會或者小社會,無論是甚麼性質的組織或者機構,領袖大概是一個金字塔上面頂尖或者接近頂尖、上面那層人。這個金字塔越大,他便越高,這個金字塔越高,在上面的那層領袖的地位便越高,他們的影響力越大。

昨日我主持了一個比較大的會議,這個是策略發展委員會的一個擴大會議,我們討論甚麼呢?討論「一帶一路」,香港應該如何應對,香港社會作為國家的一部分,我們可以為國家做些甚麼事。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投入「一帶一路」這個大策略當中,可以為香港帶來一些甚麼得益,為我們的下一代帶來一些甚麼機遇。我說這是一個擴大的會議,因為這個會議十分重要,因此我們請來另外兩個政府委員會,一個是經濟發展委員會,另一個是香港與內地經貿合作諮詢委員會。所以我們昨日大概有40個非政府的委員參加,此外還有兩位司長──政務司司長、財政司司長,他們亦參加,律政司司長去了北京開會,如果不是,我相信他也願意參加,此外還有五個局的四個局長和一位副局長,他們也參加,也在開會的時候發言。

「一帶一路」作為一個例子,可以為香港帶來很好的機遇,這個是國家的大策略,亦是香港的重大機遇。我待會再談談我們應該怎樣掌握機遇,因為機遇只不過是客觀存在的,很多時有人說機會或者機遇是留給有準備的人。我覺得這句說話可以再進一步演繹一下,機遇和機會應該說是留給願意去掌握這些機會、機遇的人,他願意去掌握,他比較主動、比較積極,他才會做好準備。

在「一帶一路」的落實過程當中,香港可以發揮其獨特的優勢,我們獨特的優勢是甚麼呢?因為如果外邊另外一個社會,在一個星期六下午舉辦同樣一個青年專業論壇,聽大家的意見,如何邁向成功之路、如何去培育新一代領袖,他們也要說他們自身所處的客觀環境。我們的客觀環境是甚麼呢?我們很獨特而又重要的優勢和作用,就是「一國兩制」。我們既有「一國」的優勢,亦有「兩制」的優勢。我們與外國許多其他城市不同,我們是中國一部分,中國現在在世界上的影響力越來越大,中國的發展速度相當快,因此我們作為國家的一部分,尤其是當國家不斷給香港種種的支持和配合,因此我們有很多外國其他城市,或者其他外國城市沒有的優勢,這個就是「一國」的優勢。

中國內地的城市亦發展得很快,但是它們沒有「兩制」的優勢。因此在芸芸六百多個中國城市當中,香港是唯一一個既有「一國」、也有「兩制」的優勢,當然澳門和香港的經濟結構很不同,澳門也是「一國兩制」,但是香港在這方面的優勢確實是十分獨特的。我們發揮好這個「一國」及「兩制」的雙重優勢,我們便可以做好內地與國際之間的一個「超級聯繫人」「super-connector」,我們可以藉着我們發揮我們的雙重優勢,去擴大香港在外地的投資、香港人在外地的事業和市場空間,加快香港的經濟增展。只有我們有比較好的經濟增長和持續地比較好的經濟增長,才可以為我們新一代的專業人士提供更加好的事業發展機會,可以為全香港七百多萬香港市民提供更加好的生活。

我們「超級連繫人」的例子有些甚麼呢?大家耳熟能詳,去年11月17日開通的「滬港通」,「滬港通」的作用除了可以壯大金融市場,為大家提供多些直接或間接的事業發展機會之外,其中一個在社會上大家比較少說的就是在香港買賣股票,是需要向特區政府交釐印稅的,是0.2%。每日的成交量,如果增加1,000億的話,我知道現在不是天天都可以增加1,000億,如果增加1,000億的話,就是每日兩億,一年200多日的交易日,大概就是四、五百億。這個亦是一個相當大的、對政府來說在收入方面的意義。

我們有了「滬港通」,有兩日前的基金互認剛剛開始,南下的有14隻基金、北上的有11隻基金正在申請,我們希望今年年底之前能夠開通「深港通」,我們有龐大的人民幣離岸業務,接着我們今年上半年在香港的新股上市IPO的數額是全世界最大的。

上星期聯合國的貿易和發展會議發表了環球諮詢報告,香港在全球的外國投資的流入和輸出──inflow和outflow排名第二,我們排在誰後面呢?我們排在中國內地和美國後面,一個輸入,一個輸出,我們都是排第二,輸入我們排在中國內地後面,輸出我們排在美國後面。這兩個是世界上最大的兩個經濟體,是兩個國家,香港只是一個城市,我們作為一個城市,我們排在世界上兩個最大的經濟體、兩個最大的經濟國家後面,可以看到香港在這方面的力量。

科研方面我們亦有好好發揮「一國」及「兩制」作為超級聯繫人的例子。瑞典的卡羅琳醫學院有兩百年歷史,它們從未試過在外設立科研基地,今年的2月2日它在香港簽紙在香港設立科研基地,做生命科學研究。每年的諾貝爾醫學獎及生命科技獎都是由卡羅林醫學院的正教授作評委頒授。他們兩百年來未試過出國,第一次到外邊落地就是來香港,成立一個「卡羅琳中國香港研究中心」。它們看好香港既有「兩制」優勢,又有中國「一國」的優勢。

幾個月前我去吉隆坡,藉著東盟十國領導人在吉隆坡開高峰會期間,在吉隆坡做了兩場演講。香港是唯一一個非東盟國家的政府領導人在當地,藉著人家十個國家聚在一起開會的時候,向他們提出我們對合作的一些看法。同時我們提出要求六個國家與我們分別開一些雙邊會談,包括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老撾、緬甸及柬埔寨,他們都答應。我們提出六個,六個都答應與我們座談,反應非常好。他們看好甚麼?亦是看好香港「一國」及「兩制」的優勢。上個月我去芝加哥、多倫多,帶一個代表團去,參加每年香港貿易發展局在外邊的一個旗艦活動。這個旗艦活動就是”Think Asia, Think Hong Kong”──「邁向亞洲 首選香港」。香港作為是亞洲的國際城市,我們的實力在當地受到高度的重視。每一場在芝加哥和多倫多兩場,每一場都有當地超過1,000位政商領袖來參加我們的活動。

國家給香港在香港以外、在國際社會當中,我們舉辦、參予種種的活動,無論是多邊或是雙邊都有很大的政策空間。一般來說,「一國兩制」、「高度自治」是甚麼,就是除了國防外交外,其他都是香港負責。但事實上在外交這問題上,包括經濟性或非經濟性的外交問題上,國家都給予我們很大空間,有很大的支持。我去多倫多時,中國駐加拿大大使特別從渥太華坐飛機去多倫多支持我們的活動。

這是大的客觀環境,但我認為主觀的問題也要說一下。新一代要成功,要做新一代的領袖,不只是空間的問題、外面的條件如何、香港本地有沒有向上流動的空間問題,也不只是今天的主題裏面另外兩個字的問題,不只是「培育」的問題。我覺得同時都是新一代的態度及精神問題,這就是我們自己。社會幫我們做甚麼,國家幫我們做甚麼,這個世界給多少空間、給多少機會給我們之外,也要談我們自己的態度及精神問題。

我舉一個例子。有一句說話「hindsight」 永遠是「twenty-twenty vision」,回頭望的事物永遠是清清楚楚,看前望總有這樣那樣的不確切因素。我今天特別帶了一個folder過來給大家看,是1992年香港會計師公會與中國註冊會計師協會在上海舉辦的一個「海峽兩岸和香港證券交易與管理研討會」的一個folder。我當時作為香港代表團之一,亦在會上發言。當日已覺得我們一班人坐在一起,兩岸三地,與證券市場有關的中國人坐在一起。我們在寫歷史。當日參加的有105位台灣人士,90位從香港去的香港人,有72位內地人士。

我想給大家看,當日,這個就是短短23年前的事。當日這個folder裏面的材料是用油墨印出來的,大家可看到紙質。然後我可以讀一讀當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副部長張有才的致辭。他說,「今年上半年(這是1992年),今年上半年上海深圳兩地交易所上市股票達40種,股票市值600多億元」。600多億元,market cap, total market cap,當時已是幾了不起的一個開始,92年的時候。然後結尾時他又說,為何內地要與香港、台灣坐在一起談兩岸三地的證券市場?他說台灣證券市場無論從股市規模或交易額來看,在四小龍中均名列前茅。均名列前茅。 

當時我們去上海參加這個會議的香港朋友,均覺得台灣是香港一個很大的競爭對手。因為台灣與內地的文化比較接近,他們說普通話說得比我們好,他們當時的股票市場比香港大。

在這之後我們出現另一個競爭對手,就是新加坡。我們當時很關心哪隻股票,在93年青島啤酒來港作為第一隻內地企業上市後,其他離開中國大陸的企業會在香港上市還是去新加坡上市。新加坡亦是一個十分強勁的對手。

但在23年後的今天,我們hindsight看一看,用英文講:「the rest is history」。在證券這個問題上,可以說包括證券以外的其他金融市場、金融服務的發展上,香港已遠遠超過新加坡,不單止遠遠超過台灣。如果當年沒有這些從香港過去的朋友,這個應該表揚香港會計師公會,在92年能聯合舉辦這些活動,如果沒有當年一班人的拼搏,這90個人的姓名如果現在讀出來,我相信絕大部分大家都不認識。但大家當日都願意去拼搏,不只是會計師,還有測量師,律師等等,大家一起去拼搏,當時是很不容易。

沒有當年的拼搏,就沒有我們今日在全球領先的IPO地位,就不會有與IPO 有關的所有房地產估價,或者會計、審核等等的工作,我們更加不會有「滬港通」、「深港通」、基金互認。我們今天的金融服務業更加不可能佔香港GDP的16%,香港金融業的重要性在於個人產值十分高,金融業僱用了6%的工作人口,但GDP貢獻是16%。

14年前我與十個香港專業團體,後來加了公司秘書「company secretaries」,本來十個,現在是11個。當年十個專業團體以團體的名義走在一起,大家知道是很不容易的,不是十個人走在一起,是十個團體走在一起成立一個專業聯盟的時候,有電台名咀批評了我本人三日。他說:你們成立一個專業聯盟是不切實際,香港的專業人士,一,收費高,第二在中國內地,你們沒有內地專業人士那麼好的人脈關係,總之所有都是負面說話;因此辦這個專業聯盟,當時主要目的是我們要打入內地市場,這個完全是不切實際的幻想,香港的專業人士應該老老實實、乘乖在自己家門口做事便算。

我們今天又hindsight回頭看,14年前我們成立專業聯盟,14年前我們帶隊到內地打開內地市場,然後我們有CEPA, 今年我們與廣東有服務貿易基本全面的自由化等。我們這個方向、當年這條路是對的。我們當日不失時機以比較高的速度掌握這個市場,跟著我們佔據這個市場,這個做法亦是對的。如果我們當日不去打入內地的IPO及其他的金融市場,如果我們當日的會計師、測量師、建築師、園境規劃師、規劃師等等不打入內地這個市場,我相信今日每年從各間大學、各個與專業有關課程畢業的大學同學,大部分畢業等如失業。因此,我還是那句說話:社會包括政府、包括學校、包括專業團體,是應該繼續用心用力培養好我們的青年人,但青年人亦需要付出他們的主動及努力去拼搏。

我們今天的專業服務業佔GDP5%,我剛才說金融業佔16%,專業服務業佔5%,旅遊業亦是佔大約5%,意思是今日的專業服務業對GDP的貢獻已等同旅遊業對香港的貢獻。所以我今天非常高興來到這裡,與在座各位朋友,尤其是青年專業朋友,坐下來,我們等一會一起商量一下,如何協助青年人自己拼搏好,為他們的事業,為自己的未來,爭取更加美好的目標。

多謝大家。
 
(以上是行政長官梁振英7月4日出席青年專業論壇2015的致辭全文)

 


青年交流

青年交流:  梁振英(左四)在青年專業論壇2015與青年專業人士交流意見。


相關新聞

回到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