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型大小
預設字體大小 較大的字體 最大的字體 訂閱RSS 進階搜尋 網頁指南 流動/無障礙瀏覽 English 繁體 简体
Facebook Myspace Twitter Xanga

盡力配合港商內地發展

2013年10月25日

none

行政長官梁振英

   多謝蘇澤光主席,多謝Jack為我們主持這個諮詢委員會的工作。
 
   今日很高興能夠在第一次正式開會之前和大家見面。我說正式會議,意思大家知道,在正式會議之前,我們和所有委員分兩批,每批各有一次的非正式會議,在會議中聽大家對我們這個諮詢委員會的工作及大家在內地投資經營的經驗。該兩次非正式會議或預備會議都是十分有用的,對我來說很有用,我相信對我其他參加的同事,包括我們兩位司長,財政司司長和政務司司長,都是十分有用的。
 
   我們在邀請大家參加這個諮詢委員會時,都考慮到大家豐富的背景,無論是在內地當地實戰的經驗,又或是長時間做與香港和內地經貿關係研究工作有關的經驗。
 
   在該兩次非正式會議中,我和我的同事,政府同事有一個非常深刻的體會,是甚麼呢?就是香港一個小小地方,710萬人口,1,100平方公里,但我們在內地的經貿網絡,我們的足印,英文是footprint,其實是十分龐大的。現在香港人在內地投資經營、管理或任職的產業,已經不只是傳統的,譬如是房地產、專業、金融等,現在基本上第一、第二、第三產業都有,有漁業、農業、礦業、製造業,亦有金融、地產和服務行業。
 


   還有的就是現在香港人在內地經營、投資和任職的企業,所在的地方亦不是過去的珠三角、廣東等南方一帶,而是大江南北都有。我記得那兩次,我問在內地有事業的朋友:你們現在的分公司或是分店開到哪裏?遠的東北當然有,內蒙、新疆、西藏都有。說明香港其實至少在內地這個市場,我們不斷去複製我們的成功經驗,其實在這點來說是十分十分有成績。
 
   我看,下去我們推廣香港在內地的發展,用好「一國」的優勢,同時用好「兩制」的優勢,我看潛質是非常大的。「一國」和「兩制」對我們來說,是兩個分別的優勢,我們把兩個優勢結合好,對我們來說,下去的發展我相信是無往而不利的。
 
   我三個星期前在印尼峇里參加亞太經合組織經濟領導人會議,在會場內外,都可以感覺到各國的經濟領導人都十分積極想和中國,和我們國家擴大我們的經貿關係。前幾日,星期二中午,我在禮賓府宴請了在香港集中的東盟十國的經貿部長,他們在各自的國家飛來香港,在香港集中跟着飛成都、北京、上海,然後回國。
 
   在這兩個場合,一個是峇里的亞太經合會議,另一個就是香港的禮賓府,我和這些外國政要談到他們和中國的經貿關係,大家不約而同都有個想法:就是要做好和中國的經貿關係,其實香港是一個很重要的一個聯繫者,一個很重要的元素,所以這個是我們另外一個優點。我們用好這個優點的話,我們可以為國家做貢獻,當然亦可以為香港的經濟發展提供新的動力。
 
   下去,我希望這個委員會能夠向特區政府提些具體的主張,很多我們在社會上接觸到的一些意見或對現狀的評述,我們都聽了很多,所以希望大家能夠集中,通過大家的討論,如果特區政府是可以而大家有需要,我們提供一些背景資料或調查研究的力量的話,我們會、一定會盡力提供。大家如果可以向特區政府提一些具體的主張,就是說如果政府可以配合香港的工商專業界,在內地做到一、二、三、四、五,或者特區政府可以提供一、二、三、四、五的一些配合的話,那我們各行各業在內地就有些甚麼機會,我們很願意和很歡迎這類的提議,一些具體的主張。即如果用英文說,那些「Why」我們已經知道了,我們為何要坐下來談這個問題,因為內地是一個發展得很快的經濟體,國家給我們很多的支持,香港亦都有需要走出去,這個「Why」已經知道的了。去哪裏投資?以及投資甚麼?大家都心中有數。除了這個「Why」、這個「What」及這個「Where」之外,我們很需要的就是「How」。具體怎樣去做?具體怎樣去做?所以大家如果可以在會上集中談這個問題,特區政府是十分感謝的。
 
   我們提出的大家那個職能範圍,我提了三個香港以外的地點,就是前海、橫琴和南沙,我們提這三個地方給大家考慮,就是因為,大家知道,在香港長遠來說,因為我們不是只想今日和明日香港的經貿發展、香港與內地的經貿關係,要想比較長遠的時期,這三個地區都能夠為香港經貿發展所需要的土地資源,提供一個在香港以外的選擇,我用選擇那兩個字,我們不是說必然去,但香港本身的土地資源比較珍貴,在香港以外我們多個選擇或者多三個選擇,畢竟是好事來的。
 
   除了這三個,有一個在香港範圍以內,這個就是河套那一平方公里,這塊地放在這裏已經有十多年時間了,一直沒有發展。我們在這三個地方,如果我們要發展的話,我們都很想聽聽大家提一些具體的意見,看看特區政府應該怎樣做?我們在考慮這個問題的時候,我們不需要太過忌諱,會否如果香港在這三個地方投資時,會否令香港空洞化等等,當然,程度我們要拿捏,到最後我們做所有的動作都是為了推動香港經濟發展而做的。
 
   我們過去30多年前有很好的經驗,香港的工業一條生產線、一條生產線,接着一間廠、一間廠搬去深圳,搬去珠江三角洲。在香港我們騰空我們的資源,包括人力資源和土地資源,令香港經濟能夠轉型,轉型至產值更加高的服務業,因此才有今日香港這樣的經濟發展水平,所以說30多年前開始的經驗是一個成功經驗,我們很希望能夠,如果我們選定在香港以外,哪個地方做些甚麼時,亦希望過去那30多年的經驗、成功的經驗,能夠在香港以外的地方,再一次重複。所有這些目前來說只是目標,到我們做的時候,如果我們做的話,我們一定要將所有的計劃部署好,到最後問自己一個問題,就是這個做法是否對香港的長遠經濟發展是有利的。
 
   主席,我是否基本上說到這裏?Raymond你看看,差不多了,再一次感謝大家,多謝大家抽出寶貴的時間,為香港經濟發展服務,多謝大家。
 
(以上是行政長官梁振英10月25日出席香港與內地經貿合作諮詢委員會第一次會議的開場發言。標題為本網站所加。)


人口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