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型大小
預設字體大小 較大的字體 最大的字體 訂閱RSS 進階搜尋 網頁指南 流動/無障礙瀏覽 English 繁體 简体
Facebook Myspace Twitter Xanga

人口政策 --- 集思「港」益

2013年10月25日

none

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

   昨天,人口政策督導委員會發表諮詢文件,並展開為期四個月的公眾參與活動,收集各界就人口政策的意見。
 
   為落實行政長官的競選承諾,政府於2012年12月重組人口政策督導委員會。重設後的督導委員會,加入了不同背景的非官方成員。
 
   成員組合是新的,但處理的議題並非全新。人口政策在社會上時有討論。然而,社會尚未充分理解和深入討論人口挑戰的重要性及對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督導委員會於是推展這次公眾參與活動,讓社會掌握我們所面對的人口挑戰的最新情況,加深公眾對相關議題的了解,並就應對挑戰的政策方針,尋求社會共識。
 
我們的人口挑戰
 
   最新的人口推算顯示,香港人口老化的速度比早前預期的更快。到2041年時,香港人口中差不多每三個人便有一個年屆65歲或以上。男性和女性的出生時預期壽命將分別增至84.4歲和90.8歲。
 
   隨着二次大戰後出生的嬰兒潮一代於未來數年陸續退休,香港勞動人口於2018年達至高峰371萬後便開始下降。勞動人口參與率將由2012年的58.8%下降至2041年的49.5%。
 
   我們的總和生育率雖然由2003年的低位,即每名女性生產0.9個嬰兒,回升至2012年的1.3個,但依然處於低位,難望可以達到2.1的更替水平。
 
   預期壽命延長加上出生率低,令我們的撫養比率有所上升,由現時每1,000名適齡工作人士支持355名受供養人士,增至2041年每1,000人供養712名。
 
   政府十分關注人口挑戰。2003年和2012年發表的兩份報告書探討了有關的事項,並提出建議解決部分問題。2013年,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庫務科)成立了長遠財政計劃工作小組,為香港的公共財政作出更全面的規劃,當中包括應付人口老化所帶來的財政挑戰。扶貧委員會委託了顧問團隊,研究如何改善我們現有的退休保障安排。另外,長遠房屋策略提出了解決市民住屋需要的建議,正在諮詢公眾。
 
   配合本屆政府顧及香港長遠利益的施政目標,督導委員會嘗試以全面和具策略性的角度檢視人口政策,以協助政府制訂適切的措施。
 
應對挑戰的五大政策方針
 
   督導委員會認為一個可持續的人口政策須致力推動經濟及社會發展,並須在創造經濟財富、所有人享有平等機會和更優質生活三者之間,取得平衡。
 
   考慮到其他委員會在相關議題已進行的工作(包括退休保障、房屋、公共理財以及長者醫療和福利服務等),督導委員會建議集中以五大政策方針應對挑戰。
 
   第一,我們應吸引更多人投入勞動市場,以增加勞動人口。女性料理家務者及提早退休人士會是我們的主要目標組群。為年青人提供更多工作機會也是值得考慮的方向。協助內地新來港人士、殘疾人士和少數族裔人士投身勞動市場,除可紓緩我們的勞動力短缺問題外,亦有助他們融入社會。
 
   第二,我們應改善教育及培訓,盡量減少技術錯配問題,以提升勞動人口的質素。我們亦應確保年青一代能掌握切合香港經濟發展所需的技能。我們應促進經濟基礎多元化,和鼓勵商界向高增值方向發展和增加工種。同時,我們應該重新確立職業教育的價值,使之成為傳統學術科目以外的另一學習和就業途徑。
 
   第三,我們應調整引入人才的模式,以配合我們的宏觀經濟發展策略。我們應鎖定目標人才類別,輸入能協助香港發展重點產業的人才。同時,我們應採取更積極的方式,主動走出去接觸這些人才,向他們宣傳香港能為環球人才提供大量發展機會。我們也應鼓勵在海外和內地生活或就學的香港人回流。我們亦應在不損害本地工人利益的前提下,考慮更有效的輸入勞工機制。
 
   第四,即使政府不應干預個人的生育決定,我們應營造有利環境,盡量讓市民實現成家立室及生兒育女的願望。
 
   第五,當未來長者的教育水平以及健康和財政狀況均較以往為佳,我們應作好準備,迎接高齡化社會帶來的機遇。措施包括建立友待長者環境、推廣積極樂頤年,和促進銀髮市場的發展。
 
   在諮詢文件中,我們加入了一些開放式的問題,如果大家認同上述的政策方針,可就如何落實相關政策提出意見。
 
我們就三項公眾關注議題的立場
 
   近日,雖然公眾參與活動仍未展開,公眾已就人口政策若干議題開始了討論。
 
   雖然督導委員會就如何處理人口挑戰持開放態度,但我們就當中三個公眾關注的課題,已有清晰的立場。
 
   設立人口上限並不可取。香港需要維持人口增長去補足我們即將下降的勞動人口,從而保持競爭力,以應對人口急速老化。這對我們尤為重要,因為我們的人口增長由1950年代開始持續下跌,而現時每年平均增長只徘徊於0.6%的低水平。未來的人口增長亦預期會繼續停留在低位。設立人口上限只會加劇我們所面對的人口挑戰,不會解決問題。我們認同人口增長會為基建、房屋、公共服務和環保構成壓力。我們會繼續做好人口推算的工作,以協助部門透過持續規劃和投資早作準備,應付這些挑戰。
 
   單程證計劃應予以保留。此計劃有清晰的憲制基礎,以家庭團聚為主要目標。當跨境婚姻佔本地註冊婚姻高達35%,明顯地我們有需要繼續實施此計劃,讓香港人的配偶和子女能有秩序地來港團聚。約48%適齡工作的新來港人士有從事經濟活動,通過適切的培訓和支援服務,他們可為緊張的勞動市場適時提供紓緩作用。
 
   第二類兒童並非解決人口挑戰的辦法。在“零配額政策”落實前在港出生的20萬名第二類兒童正帶來一些過渡性問題,我們須採取彈性措施作出應對。跨境學童(包括第二類兒童)的家長為其子女申請入讀新界北區一帶的幼稚園,以及在該區分配小一學位引起的關注,正正顯示政府須要加強規劃和準備,以確保本地學生(即居於香港的學生)的需要得到照顧。
 
請提出你的意見
 
   香港勞動人口學歷高、勤奮努力、靈活變通和具創業精神,這向來是我們最大的優勢之一。如要繼續在市場上領先對手,我們須培育好本地人才,並吸引最好和最優秀的環球人才來港,以及致力發展香港成為最尖端和最具效率的平台,讓世界各國與中國內地經商,也將內地企業與世界各地連結起來,體現香港作為「超級聯繫人」的角色。
 
   若然香港故步自封,或缺乏國際視野,將會削弱我們的經濟活力。我們須維持國際都會的面貌和特色,包括善於以英文溝通,才能超前競爭對手。此外,香港須保持競爭力以維持經濟蓬勃,方可為市民提供充裕的就業機會,以及創造所需的財政實力,應對我們的社會問題。這些都是我們人口政策的核心元素。
 
   諮詢文件中不乏具爭議的議題,但我們選擇了將它們開列出來,並邀請大眾討論,因為我們深信分歧是要通過互動和對話才可化解。我們希望大家能理性討論,以求同存異的方式,達致最廣泛的共識。當中沒有快捷的解決方法或簡單的答案。我們需要的是共同的願景,以及一起決定如何在不同觀點和利益之間求取平衡。
 
   我鼓勵香港市民積極參與未來四個月的公眾參與活動,並着眼於香港的長遠利益,為這個城市的未來和我們的下一代,出謀獻策。收集到的意見將有助督導委員會釐 定行動綱領及制定短長期措施。請於明年2月23日或之前跟我們一起「集思港益」。
 
  (以上是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10月25日在報章刊登的文章。)


人口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