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評論
曾俊華:加強港台環保合作
2013年06月07日
財政司司長曾俊華
我很高興今天出席由台北和香港共同主辦的「城市交流論壇」,讓兩地的官員、專家、學者和業界能夠聚首一堂,共同探討一些現代化城市發展過程當中遇到的挑戰和應對的方案。台北和香港不論在政府或民間層面的交流都相當頻繁。去年840,000訪台的香港旅客當中,有九成曾經到訪台北。落戶台灣的香港企業,大部份首選的據點也是台北。2011年年底,香港在台灣成立的綜合性辦事機構「香港經濟貿易文化辦事處」,也是先立足台北,再向島內其他縣市建立聯繫和促進經貿文化交流。
去年,我們將香港藝術團體帶到台北,舉行首屆的「香港週」,向台灣民眾展現香港的文化藝術特色,合共舉行了八項共19場的演出和香港當代電影展。「香港週」成為一個讓香港文化創意工作者在台北閃耀的舞台。今年的「香港週」會以「承傳與創新」為主題,希望向台灣朋友展示香港既揉合中國傳統,又富有國際化/現代化的文化特色。請各位拭目以待。
兩地合作關係緊密
台北和香港的公務人員近年的互訪考察也有所增加,我去年也因公務訪問了台北三次。由此可見,台北和香港是有緊密關係的交流合作伙伴。
從這些經貿文化交流來看,我們不難發現其實台北和香港在流行文化、文字、經濟結構、城市化程度、生活追求和模式等方面,比其他城市更為相近。
台北和香港都在上世紀80年代經歷了經濟高速增長,大型交通運輸基建逐步落成,以至今天服務業在各自的經濟結構中都已超過九成,多姿多采的城市風貌令香港和台灣分別被旅遊雜誌《寂寞星球》(Lonely Planet)選為全球最棒的十大旅遊目的地。這些共同點使台北和香港在應對社會議題的策略和經驗上,可以互相參考。
今天這個交流論壇的主題,圍繞「環境保護」和「文物保育」。這兩個議題跟民眾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處理這些課題是否得宜,會直接影響到老百姓的生活。這兩個議題所牽涉到的不僅是我們這一代人當前的福祉,如果能夠妥善發展和處理,我們的子女和他們的下一代也會受惠。
交流環保政策經驗
香港政府一直就民生議題積極聽取社會各界的意見,並希望讓公眾親身參與相關政策的制定過程。我們也會主動跟與香港發展程度、城市規模、生活文化相若的城市,分享彼此在應對這些議題上的策略和經驗。因此,由我擔任榮譽主席的「港台經濟文化合作協進會」,和台灣的「台港經濟文化合作策進會」,作為兩地公共政策合作的協商平台,已同意把「環境保護」和「文物保育」兩個涉及長遠城市規劃的民生議題,列入港台優先合作範疇當中。
在環境保護方面,兩地在推動廢物管理上各有獨特的經驗。香港環境保護署正在逐步跟台方主管部門建立工作關係並展開了互訪,加強認識彼此的環保政策和措施。去年12月我們先後接待了台灣環保當局和桃園縣環保局兩個訪問團,就推動空氣質素管理、低碳措施等議題進行了有用的交流。
香港政府最近發表了《資源循環藍圖》,為未來十年的廢物管理發布了整體策略、具體目標、政策措施和行動時間表,全面應對香港的廢物危機。這些措施包括:透過都市固體廢物徵費和生產者責任計劃等政策,推動從源頭減少廢物;訂下明確目標,進行減少廚餘、回收飲料玻璃瓶等全民減廢運動;以及投放資源完善基建設施,包括設立有機資源回收中心、轉廢為能的綜合廢物管理設施,以及堆填區擴建工程。
今天的論壇中的一個環節將會談及「綠色城市 環保經驗」,雙方的環保部門首長會同台互動,跟兩地的環保界別和相關持份者交流經驗。
保育議題日見關注
在文物保育方面,近年各地社會在大力推動持續發展的同時,對保育議題也日見關注。台北和香港兩地的文物保護工作雖然各有不同的發展歷程,但隨着城市快速發展,以及近年來社會重新思考文化遺產的定義和分類,兩地都要面對都市更新、古蹟活化、文物旅遊、文物保護的研究和教育,以及傳承復修技術等挑戰。
香港在2007年頒布文物保育政策,並推行了一系列的保育措施,包括為新的公共工程項目進行文物影響評估、為政府擁有的歷史建築進行活化、為保護私人歷史建築提供經濟誘因,以及協助維修私人擁有的歷史建築。
今天的論壇另外一個專題環節是「空間活化 風采重現」,雙方負責文物保育的政策局局長稍後會擔任主講,跟大家分享我們在推動活化歷史建築和都市更新的時候碰到的難題、解決的策略,以及最終取得的成果。
環保和保育議題都有緊迫性。因此,面對這些問題,我們都需要勇氣、承擔和長遠的目光,要從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之間,要從城市更新和保存集體回憶之間,以及要從個人便利和社會整體利益之間取得適當的平衡。
今天的論壇雖然未必可以完全消除各位心中對議題可能有的問號,但是我相信台上的講者會跟大家分享他們對從事相關政策工作的看法和經驗,為各位提供多一個新角度了解問題,讓雙方取長補短,在制定應對策略的時候有更大的信心。
最後,我在此感謝台北市政府為籌備這次論壇所做的大量協調工作、悉心的安排,以及對港方的配合。
我祝願今天的論壇圓滿成功。謝謝!
(以上是財政司司長曾俊華6月7日出席香港台北城市交流論壇開幕儀式的致辭全文。標題為本網站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