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日本
2011年03月16日
行政長官曾蔭權
3月11日,日本發生黎克特制9級地震,引發嚴重海嘯。岩手、宮城、福島及茨城縣多個沿海城市,頃刻之間被海浪淹沒。無辜喪命的民眾不計其數。
與幾年前南亞海嘯不同,今次海嘯的影片、圖像,幾乎是即時傳向世界。海嘯吞噬城市、農田的畫面,震撼每個人的心靈。
當大自然怒吼的時候,人類實在顯得渺小。這種悲情無助不只限於日本,全球社會也深深感受到。
聽說日本有這樣的神話:地底下躺着一尾大魚,只要監視牠的神祗偶有鬆懈,牠就會乘機翻身,釀成地震。今日知識發達,地震毋須再以神話解釋。但地震之難測,仍和古時分別不大。
面對這種突如其來的巨變,日本人展示了處變不亂的國民素質。這固然與日本人的「災難意識」有關。國人無論是在建築物防震和心理上都做足了準備。但他們在困難時刻展現的冷靜、團結、有序、互愛,更是令人印象深刻。
地震當晚東京鐵路停駛,歸心似箭的人黑壓壓的在車站外聚集,卻秩序井然;輪流公眾電話的人耐心排隊;學校主動開放場地供人留宿;超市便利店沒有乘機抬價,反而有店舖減價,甚至免費派發食物;甚至有露宿者將自己的紙皮箱分給等待火車的人。
日本國民的這種表現,來自一種集體精神:每個人不是獨立存在,而是社會的一份子,互相依存。這種集體精神,在危機時尤其重要。每個人多走一步,不為別人添麻煩,甚至甘心吃一點虧,大家的擔子也就輕了一點,大問題也變得較容易處理。這種公爾忘私的精神,其實也就是香港03年對抗沙士危機時所展現的社會素質。
相反,在社會不安的時候,只要有個別害群之馬,逞一己之私,就可以叫情況更糟。日前有人謊報新聞,謠傳福島核洩漏影響香港,使不少市民恐慌,就是一個例子。
對於日本的災情,我們寄予無限同情,並已透過日本駐港總領事表達慰問,表示願意隨時提供援助。日本是香港長久以來的貿易伙伴,文化聯繫深厚,居港的日本人超過20,000。在這艱難時刻,我們站在同一陣線。我們也會密切留意情況發展,確保在日港人的安全。
地震、海嘯的破壞力雖然巨大,但我相信堅韌、團結的日本人民定能挺過來,並且重新站起。從歷史的眼光看,人類的文明就是在不斷建造、破壞、再建造的過程中孕育出來的。而在克服困難的過程中,往往展現人性的堅毅和友愛。
天災難測,但人間有情。社會和文明的建立畢竟是有意義的。借用《唐山大地震》結語的幾句:
我為明天祝福。
我為人類祝福。
我為我們雖然有限卻具有永恆意義的星球祝福。
(以上是行政長官曾蔭權3月16日在其網誌發表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