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此,跳至主要內容。
字型大小
預設字體大小 較大的字體 最大的字體 訂閱RSS 進階搜尋 網頁指南 流動/無障礙瀏覽 English 繁體 简体

時代憶記 活現歷史

2017年02月12日

影像重現

影像重現:  展覽運用三維立體掃描製作影像,參觀者仿如親臨其境。

加添新意

加添新意:  古物古蹟辦事處土地測量師郭健恆說,三維激光掃描儀用於復修和重置古蹟,這次新嘗試可望帶來耳目一新的效果。

中西合璧

中西合璧:  展覽共展出50多件歷史文物,珍貴有趣,展期至5月1日。

虛中有實

虛中有實:  古物古蹟辦事處一級助理館長伍德昌說,展覽藉一對虛構情侶的故事,介紹多幢古建築和文物,讓參觀者更了解香港早期市民的生活。

歷史建築反映當代人的生活,滿載思念和回憶,是彌足珍貴的文化寶藏。文物探知館舉辦「時代‧憶記──活在香港歷史建築」展覽,利用先進科技介紹古老建築和文物,配合文獻、模型和照片,讓市民認識香港的歷史建築和早期社會面貌。

 

虛構人物 串連古今

 

展覽特地塑造兩個生於上世紀20年代的人物 - 瑪莉與英和,藉着他們的愛情故事,介紹多幢與宗教、教育、醫療、娛樂、婚姻有關的古建築和文物,加深參觀者對上一、兩代人生活的認識。

 

古物古蹟辦事處一級助理館長伍德昌表示,為了突顯香港是中西文化薈萃之都,特地把瑪莉與英和設定為背景截然不同的人物。瑪莉在港島市區長大,入讀教會學校;英和在新界圍村生活,接受傳統教育,見證二人成長的建築和文物也因而各具風格。

 

歷史印記 集體回憶

 

展出的錦田長春園鑄鐵關刀和練武石對英和來說毫不陌生,他小時已從長輩口中得知古時應考武科舉需要通過舞關刀和舉練武石這兩關;而瑪莉則要待結識了英和,才得知武科舉和知道長春園是訓練武科人材的學堂。

 

此外,由於瑪莉在教會學校就讀,便帶出了另一重點展品 - 中環聖約翰座堂主教座。聖約翰座堂建於1849年,展品是座堂第一代的主教座,可追溯至1898年,兩旁扶手位置的龍頭雕刻栩栩如生,兼具歷史和觀賞價值。

 

展覽的其他展品包括本港現存歷史最悠久的當鋪木招牌、西貢滘西洲洪聖古廟珍藏的木刻簽文、東華三院上環文武廟的神像衣飾等,滿載昔日情懷。

 

立體投影 如臨現場

 

展覽另一特點是運用先進科技,把歷史建築的影像投射到牆上,參觀者有如親臨其境,可近距離欣賞建築物特色之處。

 

元朗厦村鄧氏宗祠建於清代,是厦村鄧族人舉行春秋二祭和點燈等宗族傳統習俗的地方。祠內懸掛多塊功名牌匾,記錄鄧族祖先在清朝取得的顯赫功名,氣勢非凡。

 

古物古蹟辦事處土地測量師郭健恆說,牌匾甚具特色,但懸掛在祠堂橫樑上,難以讓人清楚欣賞其精美之處。古蹟辦遂利用三維立體掃描儀實地收集數據,再在展場的投影牆重塑宗祠,參觀者只要伸手輕觸投影牆,即可「走進」祠中,近距離觀賞牌匾,細味牌匾四周的鏤空雕花何等細緻,上方的龍頭何等活靈活現。

 

他指出,三維激光掃描儀是測量儀器,收集的數據非常精密,用於復修和重置古蹟,這次新嘗試可望帶來耳目一新的效果。

 

展覽也用上近年流行的擴增實境技術,在平板電腦屏幕上顯示文物,參觀者可從不同角度觀賞,加添趣味。

 

慶祝回歸 免費入場

 

古蹟辦也邀請了業餘砌積木團體,以塑膠積木砌出歷史建築,別具創意。

 

是次展覽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主辦、古物古蹟辦事處籌劃,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20周年慶祝活動之一,共展出50多件香港歷史文物。展期至5月1日,免費入場。



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二十周年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