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擁有一技之長,不愁出路。政府近年積極推廣職業教育,與職業訓練局、業界攜手推出「職學計劃」,結合專業培訓課程和在職訓練,為年輕人提供多元發展機會,也助部分行業解決人手短缺的問題。
21歲的羅凱豐自小喜愛汽車,完成中學文憑試後決定參加「職學計劃」,當上汽車維修學徒。
「把壞掉的汽車維修好讓我滿有成功感,就像醫生把病人治好一樣,令我感到自豪。」羅凱豐目前在車行負責汽車保養工作,包括更換引擎潤滑油、檢查電池和剎車系統等,並跟隨車行的資深員工,學習汽車結構,獲益良多。
邊學邊做 互惠互利
參加「職學計劃」的學員需先修讀一年全日制課程,才獲安排在職培訓。羅凱豐也是在職業訓練局修畢職專文憑汽車科技基礎課程,掌握基本汽車維修知識和技能後,獲安排到仁孚行有限公司接受在職培訓。
受訓期間,學員可獲僱主保送修讀兼讀課程,持續進修,做到理論兼實踐並重。收入方面,學員每月獲發不少於8,000元薪金和平均2,000元政府津貼,月入約10,000元。完成三年培訓,更可額外獲得合共30,800元「職學金」。
仁孚行有限公司售後服務部營運服務總經理黃瑞雲說,科技日新月異,不少汽車裝設了高科技儀器和裝置,需由專業技術人員保養維修,優秀的維修員在市場非常吃香。他期望職學計劃能吸引更多年輕人入行,填補汽車維修行業目前的空缺,紓緩人手不足。
職業訓練局2014年推出「職學計劃」,招收中三至中六離校生或合資格成年學員。首兩年共2,000人參加,備受歡迎。
除了汽車業,計劃至今涵蓋印刷業、零售業、檢測及認證業、鐘表業、機電業及建造業、安老及康復服務、醫務中心營運等行業。
前路明確 拾級而上
25歲的羅永燊選擇機電業及建造業職學計劃,完成一年全日制課程後,現正在中華煤氣當學徒,累積經驗。
他每月到不同部門實習,學習檢查和維修不同爐具,包括家居煮食爐具、熱水爐,以至酒店和餐廳使用的炒鍋爐、工商業用途的熱水爐等。「我可以跟隨不同師傅學習,學到很多書本以外的知識,這些寶貴經驗令我一生受用。」
羅永燊憶述中學畢業時,自知學歷不足,又欠缺專業技能,一度為尋找工作而煩惱,所幸後來參加了「職學計劃」,學到一技之長,重新建立自信。「如果自己真的不適合讀書,不妨嘗試其他出路。很多人以為單憑雙手謀生較吃虧,其實不然,練得一技傍身更能保障生活。」
羅永燊認為行內晉升階梯清晰,可逐步成為技工、技術員、督導員、工程師等。他已決定在這一行發展,並繼續進修,希望晉升為督導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