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政府新聞網 ENG | | | | |
Facebook Twitter Sina

基建與物流

繼續覓地滿足十年房屋需要

2014年01月15日

行政長官梁振英今日(1月15日)發表2014年施政報告時表示,要提供足夠土地達到未來十年的房屋供應目標,是政府和社會艱巨的挑戰,必須作出抉擇和取捨。
 
他表示,過去一年已在全港各區額外物色到約80幅面積共超過150公頃的綠化地帶和政府、機構或社區(GIC)等土地,具潛力改作住宅用途,並可在未來五年推出,供興建約89,000個單位。
加上先前已物色到的土地,預計未來五年推出約150幅住宅土地,興建約21萬個公私營單位,協助滿足未來十年的房屋土地需要。
 
他指出,除了港島北部和九龍半島人口比較稠密外,全港其他各個發展密度分區容許的最高住宅用地地積比率,可整體地適度提高約兩成。政府初步評估了啓德新發展區和屯門東,建議適度增加新增房屋用地的地積比率和可供興建單位數目。
 
隨着地鐵西港島線和南港島線(東段)即將相繼落成,政府亦正積極考慮興建南港島線(西段),因此決定首先放寬薄扶林南面華富邨一帶的限制,在該處發展公營房屋並重建華富邨,合共增加約11,900個公屋和居屋單位。
 
其他大型發展計劃還包括,新界東北新發展區和洪水橋新發展區,前者將提供約六萬個單位,其中六成為公屋和居屋;後者可容納175,000新增人口,提供近十萬個職位。
 
根據已展開或將會展開的私人住宅項目初步估計,未來五年私營房屋單位平均每年落成量約有13,600個單位,增幅約四成。
 
在長遠房屋策略方面,社會的明確共識是持續增加房屋供應,加強公營房屋的角色,未來十年供應總量以47萬個單位為新目標,公營房屋佔六成。在新的房屋供應目標下,政府的目標是平均每年提供約20,000個公屋單位和約8,000個居屋單位,較去年承諾的增加36%。
  
同時,政府將研究發展新界北部地區的可行性,以及填海、岩洞發展和開拓地下空間等方案,如大嶼山北面水域的累計性環境影響評估、中部水域人工島策略性研究、欣澳填海計劃,以及其他近岸填海地點的研究等。
 
政府亦已揀選四個地區作發展地下空間研究,即尖沙咀西、銅鑼灣、跑馬地和金鐘╱灣仔;而透過四項搬遷污水處理廠和配水庫往岩洞的計劃,預計可騰出約34公頃的土地供發展。
 
鐵路物業發展方面,西鐵錦上路站和八鄉車廠上發展住宅已進行規劃,可提供約8,700個單位;周邊約110公頃土地的土地用途檢討亦即將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