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控制](/images/categories/health/2012/09/week5/doctors.jpg)
感染控制: 衞生防護中心總監曾浩輝(右)說,香港在各方面的措施已起動,醫院必須做足準備,在感染控制和處理病人樣本方面,要遵從感染控制的指引。
感染控制: 衞生防護中心總監曾浩輝(右)說,香港在各方面的措施已起動,醫院必須做足準備,在感染控制和處理病人樣本方面,要遵從感染控制的指引。
新冠狀病毒類似蝙蝠冠狀病毒
2012年09月28日
衞生防護中心新發現及動物傳染病科學委員會今天(9月28日)召開會議,身兼委員會主席的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感染及傳染病學講座教授袁國勇說,新型冠狀病毒的基因資料與香港大學四型和五型冠狀病毒相似程度達90%,是很近親的病毒。
新病毒與扁顱蝠和東亞家蝠的基因排列最相似,相信在沙特阿拉伯和卡塔爾病人身上的病毒,和以前在香港蝙蝠身上找到的冠狀病毒相似。
袁國勇在會議後會見傳媒時說,委員會就近期人類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外地個案作出風險評估,並討論本地應變工作。
他說,扁顱蝠身上能發現香港大學四型的冠狀病毒,牠們在香港、中國、印度、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等地也有,是全世界接近最細的哺乳類動物,只有約四厘米長,住在空心竹的隙縫,在香港常見,通常在竹樹附近。
東亞家蝠的身上能發現香港大學五型的冠狀病毒,牠們通常住在屋頂、冷氣機和牆的隙縫,在中國、台灣、香港、韓國和日本也有。
袁國勇說,由於病毒的基因排列至少有10%分別,一般情況下接觸這些蝙蝠,不應令人致病,漁農自然護理署人員經常接觸蝙蝠也沒有問題。然而,公眾不應隨便接觸野生動物,因為蝙蝠很多時有其他病菌和病毒,不小心接觸要立刻洗手,若被蝙蝠咬到要立即打狂犬症針,並遵守基本個人衞生要求。
他說,荷蘭科學家今天已把首名病人的冠狀病毒資料放上基因庫,並把病毒命名為「人類冠狀病毒 beta 2c」。直到現時,仍未能提供是否此冠狀病毒引起兩名病人的肺炎和急性腎衰竭的資料,要待更多研究,暫時只能肯定有關係,但是否由此引起仍尚未清楚,至於其他臨床病徵和病狀,此病的傳染性有多高等均未有公布。
衞生防護中心總監曾浩輝在同一場合表示,香港每天與世界衞生組織聯絡,目前經世衞確認的新人類冠狀病毒仍是兩宗個案。他說,今次在沙特阿拉伯找到的兩宗新個案是很重要的事件,因為以前未出現過,亦有可能導致嚴重病徵,但經詳細的基因分析,再一次確認這與2003年沙士的冠狀病毒不同。
曾浩輝說,在沙特阿拉伯感染的兩宗個案,是否由蝙蝠而致還是未清楚,世衞正在調查該兩宗個案的詳情,實際感染源頭仍未能下定論。
他說,現時資料仍不足夠,如病毒的宿主為何、那些動物身上會有、如何傳染給人、人與人之間的傳播能力和特性等均未有資料,現時個案數目只有兩宗,科學上來說數目太少難作確切定論,委員會亦認為需要參考多些研究,希望未來數星期,世衞會陸續有新發布。
曾浩輝說,香港在各方面的措施已起動,醫院準備充足,有懷疑個案會懂得處理,尤其是在感染控制和處理病人樣本方面,要遵從感染控制的指引。
香港未有發現新病毒,香港會根據世衞發出的全球通用有關新類型人類冠狀病毒的指引,如監察期已由七天延長至十天,亦把新病毒刊憲正式成為法定需要呈報的傳染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