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型大小
預設字體大小 較大的字體 最大的字體 訂閱RSS 進階搜尋 網頁指南 流動/無障礙瀏覽 English 繁體 简体
圖片

勇字當頭: 歐倩瑩自言是「黑馬」,能在廣州亞運戰勝強勁對手,全憑大無畏精神。

圖片

兩副眼鏡: 歐倩瑩說,自己就像載着兩副眼鏡,即面罩的膠片及近視鏡。

香港體育學院

香港體育學院運用精英體育培訓的專業知識,透過最先進並以事實為基礎的精英體育培訓,讓本港運動員持續爭取世界級佳績。

勇字當頭 歐倩瑩書劍雙全

2011年01月04日

    「如果不用『黑馬』,我也不知道該如何形容自己。」劍擊運動員歐倩瑩在廣州亞運會上令人眼前一亮的,除了她的成績,還有她的招牌眼鏡,以及每次得分時的尖叫呐喊。

 

     歐倩瑩說,面對強勁對手,知道自己的勝算不高,能夠勝出比賽,一切由「勇」字出發。

 

     21歲的她,在女子個人佩劍比賽中,勇挫名將譚雪,最終在決賽中摘銀,「我是在正確的時候,鼓起勇氣做了對的事。」



大聲喊叫有玄機

 

    「朋友有時會模仿我的叫聲,我想大家都不明白,為何我會叫得這麼激動。」歐倩瑩在比賽中情緒高漲,令人印象非常深刻,她說在比賽中叫喊是有必要的。

 

    「因為對於劍擊來說,誰得分由裁判決定,大聲叫喊除了有氣勢、能提高自己士氣,對裁判來說,也構成一種壓力,告訴他我很有信心,這一分是我應得的。」

 

    「上次亞運對譚雪那場,到最後我拿到12、13分時,便叫得愈來愈厲害,其實我很怕隨時被追上,這樣叫出來即時悶氣全消。」歐倩瑩說,那次是她在眾多比賽中,叫得最大聲的一次,鼓氣勇氣,才能突破自己。

 

     歐倩瑩笑說:「平時練習我不會叫的。那次我也是看回電視新聞片段,才知道自己叫得這麼厲害。」

 

戴眼鏡望多兩眼

 

     除了在比賽場中的激動表現,歐倩瑩戴着眼鏡比賽的鏡頭,是她另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標誌。

 

     一般來說,運動員比賽時不會戴眼鏡,但歐倩瑩說:「其實面罩本身有塊膠片,我就像載着兩副眼鏡,如果膠片曚了,可跟裁判要求停一停擦一擦,讓我能冷靜部署下一步。」

 

     這副眼鏡,亦成為歐倩瑩的個人標誌。「在國際大賽上,其他選手見我戴眼鏡,都會多看兩眼。有時外國人分不清亞洲人的模樣,但因為我戴眼鏡,可能反而讓他們認得我是『歐倩瑩』。」 

 

劍擊班遇上伯樂

 

     小時候已活躍好動,歐倩瑩從小已參加不同類型的體育運動。媽媽在她中二時,帶她報名參加康文署舉辦的劍擊班:「跟政府學不需自己有器材,而且費用較便宜,我亦由此踏上劍擊之路。」

 

     短短10堂的訓練中,她的天賦已被發掘。後來轉到香港體育學院受訓,歐倩瑩遇上港隊總教練王銳基。「當時配劍是比較新的項目,被重點發展,很慶幸遇上這位伯樂,選中我加入配劍隊。」

 

     歐倩瑩說,王銳基是她其中一個重要的啟蒙老師,除了發掘她的運動潛能,亦鼓勵她兼顧學業。現時,歐倩瑩已是香港浸會大學一年級生。

 

     劍擊每得一分,是數秒間的事情;每場比賽,亦只有數分鐘。歐倩瑩說,打配劍的選手必須有激情,毋須害怕面對比自己強的對手,盡全力在短短比賽時間內,迸發出自己最好的一面。

 

爭取奧運入場券

 

     歐倩瑩說,完成3年的大學課程後,她傾向成為全職運動員。「當我的學業目標完成後,便會向另一個目標進發,現時目標是想得到2012年倫敦奧運會的入場券。」

 

     要達到目標,歐倩瑩說,她正努力參加更多的國際賽,希望爭取以較佳排名出線。她亦期待香港能申辦亞運,讓她能在自己的地方參賽。

 

     她說,辦亞運會是個指標,能加快全民運動。「現時有人指香港體育意識未夠,未是舉辦大型運動會的時候,但我想,亞運會其實有推動作用,要等有全民運動後才有亞運,不知要等多少年。」

 

     歐倩瑩說:「我想沒有運動員會不支持亞運。如果能在自己的地方參賽,是令人很興奮的事。」

政府新聞處YouTube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