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市民喜愛登山遠足,一些熱門行山徑,假日人流如鯽,長年累月,難免加速山徑耗損;部分行山人士更愛另闢捷徑,令主徑兩旁出現不少縱橫交錯的支路,造成水土流失,破壞環境。漁農自然護理署舉辦工作坊,招募行山人士當義工,修復耗損路段,為保護大自然盡一分力。
義工之一的張小姐,平日熱愛行山,看見郊野的山徑清潔又整齊,對背後修橋補路的工作甚感好奇,因此參加工作坊體驗一下。
她和20多名義工來到大帽山頂附近一段麥理浩徑,在漁護署職員指導下,拿起工具,維修山徑。
「沒做過真的很辛苦,這段路凹凸不平,我們要開挖排水道,疏導積水。」
就地取材 回復原貌
漁護署一向使用天然材料維修山徑,職員指導義工就地取材,利用附近的泥土、石塊等,把分岔路整合為一條主路。
漁護署郊野公園主任洪敦熹指,大帽山上石塊較多,是維修路徑的好材料;石塊也可用來堵截支路,引導行山人士使用主路。
他指出,支路嚴重破壞山林水土,大帽山郊野公園正面對同樣情況。
「不少人行山時,視野較闊,容易偏離主路,踏出不同支路,不但破壞植披,而且支路受雨水沖刷,容易造成水土流失。」
他說,修復一條舒適又可持續的路徑,可吸引行山人士使用主路。
漁護署同時邀請海外專家到場向義工講解維修技巧。來自新加坡的路徑專家林暉明指出,香港山徑的特色是較多梯級,不太受行山人士歡迎,維修也較困難。
「一般人行山都不喜歡爬梯級,因此我們鼓勵無梯級的維修方法。」
「以這段路為例,我們曾考慮維修成梯級,但其實可以避免。現在看到,全是平坦、舒適的泥路。」
身體力行 保護山野
漁護署去年底至今年初,在大帽山和雞公山的麥理浩徑,舉辦了五次山徑維修工作坊,通過樂施會、綠惜地球等環保團體招募了約100名義工參與。
洪敦熹指,希望藉此教育市民,尤其是常用山徑人士,愛惜和保護大自然,也讓他們作為山徑使用者,有機會為郊野出一分力,回饋大自然。
「工作坊不是着重義工鋪了多少路,而是希望讓大家體驗整個鋪路過程,親身了解更多維修步驟,並向他們灌輸正確的行山知識,不要走進支路。」
漁護署計劃在秋季再推出同類工作坊,有興趣的市民可留意公布。
在郊野公園和特別地區內,由漁護署維修的遠足行山徑約80條,包括家樂徑、自然教育徑、郊遊徑、長途遠足徑等,總長度約500公里,市民可按能力和興趣選擇路線,安全地享受遠足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