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s here to Skip to the main content

香港政府新聞網 ENG | | | | |

環境

觀雲測雨DIY

2014年09月07日

欲知明月幾時有,無須把酒問青天。香港天文台10月舉辦「天氣觀測」課程,由專業觀測員擔任導師,教學員氣象觀測的基本技巧,讓他們DIY預測天氣,推算月亮的陰晴圓缺。
 
「只要用兩支溫度計,其中一支用濕綿紗包着,然後將兩者的溫度在圖表上對照,就知道相對濕度了。」天文台高級科學助理楊佩儀娓娓道來。市民想在家中量度相對濕度,其實一點也不難。
 
雲淡風輕  皆有分類
 
天氣觀測的範圍非常廣泛,除了濕度,還包括溫度、氣壓、雨量、能見度等。天文台的課程貼近生活、深入淺出,讓學員輕鬆認識大自然的四時變化。例如其中一節圍繞「雲」的課題,介紹科學家如何以雲底高度劃分低雲、中雲和高雲三「族」,再按每族的不同形態,細分出十個「屬」。
 
楊佩儀說:「這十種雲都可在香港見到,不同季節會出現不同種類。」市民可以目測簡單分辨不同族和屬的雲,例如夏季常吹溫暖潮濕的南風,沿岸的山將水氣抬升,加上烈日照射,形成對流,所以雲會特別厚、特別高。這種夏季常見的「積雲」,正是炎熱和驟雨天氣的徵兆。
 
再看天氣報告經常提及的能見度,至今仍保留肉眼觀測的傳統。天文台以尖沙咀總部為軸心,逐一標記與四周地標的距離,職員每小時在天台巡視一周,觀察各方位的視野,若天朗氣清、一望無際,西面30公里外的鳳凰山就會成為指標,能見度為30公里;若視野不平均,即使西面的鳳凰山清晰可見,東面卻只能看到七公里外的鯉魚門,能見度就會取較短的距離七公里為準。市民可以在家中「照辦煮碗」,量度能見度,只需一雙眼、一扇窗、一張地圖而已。
 
以「文」會友  不亦樂乎
 
天文台03年起舉辦天氣觀測課程,多年來深受市民歡迎,今年10月中的新班也已經額滿。前學員梁綺雲回想當年的學習經歷,坦言收獲豐富:「我不但學懂觀測氣象,還結識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大家互相交流,分享心得。」今天,這位天文發燒友已成為天文台的義工,不時擔任周末導賞員,學以致用。
 
除了天氣,天文台還負責觀測太陽和月亮,適逢人月兩圓的中秋佳節,他們又有甚麼賞月錦囊?
 
天文台學術主任劉迪森說,今年中秋節的月亮會在5時51分升起,11時55分位置最高。當天月球處於「近地點」附近,和地球的距離僅較上月11日的超級月亮遠一千多公里,只要天公造美,大家就可看到一輪又大、又光、又圓的皎月。


分享經驗

分享經驗:  曾參加課程的天文發燒友梁綺雲(左),愛與志趣相投的同道中人分享觀測氣象的經驗。

分享經驗

雲態萬千:  雲的形態多變,夏季最常見的是又厚又高的積雲。

分享經驗

雲蹤無定:  雲分三族十屬,高雲族的卷雲,別有一番美態。

分享經驗

簡單工具:  高級科學助理楊佩儀指,其實量度相對濕度一點也不難,只需兩支溫度計和濕綿紗便可。

分享經驗

賞月提示:  學術主任劉迪森指,中秋夜月上中天的時間是11時55分。

分享經驗

遠近‧大小:  月球距離地球時近時遠,將「近地點」與「遠地點」照片拼在一起,可見一邊大、一邊小。


相關新聞

回到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