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a Javascript-enabled browser. 070712tc11001
香港政府新聞網  
 香港政府新聞處網上採訪室
*
2007年7月11日
*
*
*
支援少數族裔學校數目擬調整
*

     在港少數族裔人士和其他人同樣享有憲制和法例上的保障。政府已訂下清晰的方向及具體的措施,目標是確保非華語學生能融入我們的學校體系及社群。

 

     目前有10間小學和5間中學被選定為「指定學校」,接受集中的到校支援服務,協助加強非華語學生的學與教。

 

     教育局正檢視2007 - 08學年「指定學校」的分布,決定是否需要調整這些「指定學校」的數目。

 

     每間「指定學校」每年獲額外發放30萬元特別津貼,以便為非華語學生提供適切的學習支援。

 

     針對中文程度較低的非華語學生學習中文的困難,教育局已委託大學營辦學習中文支援中心,提供課後或假期輔導課程。支援中心亦會協助發展相關的教學資源和提供專業意見。

 

     為使初入學的小一非華語新生更能適應本地學校的生活,教育局已在暑假舉辦為期四周的銜接課程,現更將有關的課程推展至升讀小二、小三及小四的非華語學生,進一步鞏固他們在第一主要學習階段的知識基礎。

 

無意制訂另類課程

 

     我們不能、亦不應以非華語學生所屬的族裔認定他們只能達到偏低的中文水平,從而制訂另類的中文科課程及考試,這絕不利於少數族裔學生融入學校及社群。

 

     教育局現正在中國語文課程架構下,就非華語學生的中文教學事宜,制訂補充指引;目標是在今年年底前,擬備指引草稿,進行諮詢,2008年定稿。

 

     非華語學生如能達到與本地學生相若的中文水平,我們鼓勵他們應考香港中學會考或日後新高中學制下的香港中學文憑考試的中國語文科。

 

     教育局已安排由2007年開始,在香港舉辦英國的綜合中等教育證書(中文科)考試,方便他們應考。

 

計劃接納其他資歷

 

     目前專上教育院校在按表現取錄學生的同時,已適當地彈性處理對非華語學生在中國語文方面的要求。

 

     教育局正與教資會資助院校商討接納其他中國語文科考試資歷的可能性,並打算在月底前向立法會的有關委員會提交進展報告。

 

     全港134間綜合青少年服務中心、日間╱深宵外展服務、學校社工服務及社區支援服務計劃等,均開放予少數族裔青少年使用。各綜合青少年服務中心也按照地區需要,安排各式小組和活動。

 

     在延續中學教育方面,已過就學年齡的少數族裔青少年和其他本地青少年一樣,可透過「指定夜間成人教育課程資助計劃」獲得資助,修讀認可的夜中學高中(即中四至中七)課程。

 

     職業訓練課程方面,職業訓練局大部份課程並不設年齡上限。凡符合指定入學要求的人士,包括少數族裔青少年,均可報讀。

 

     在就業方面,職訓局轄下的香港專業教育學院及工商資訊學院主要以英語作為其中五以上程度課程的授課語言;並為非華語學員特設以英語作答的工藝測試試卷,讓學員考取相關資格。

 

擬增辦非華語課程

 

     僱員再培訓局正以試辦形式,為非華語成人提供以英語授課的保安及物業管理課程和家務助理課程。

 

     勞工處為方便少數族裔人士使用就業服務,《勞工處簡單易用的就業服務》小冊子已翻譯成多種少數族裔語文版本。

 

     在法例及配套設施方面,正如我較早前提及,香港少數族裔人士的合理權益,已全面在憲制文件和法例上受到保障。

 

     現行《香港人權法案條例》對政府和所有公共機構均有約束力。去年12月提交立法會的《種族歧視條例草案》,如獲通過將有效地把所需保障伸展至私人和私營機構行為上。

 

     建議的《種族歧視條例草案》通過後,平機會在保障少數族裔人士不受歧視這方面,亦將擔任重要的宣傳教育、調解和執法的角色。

 

(以上是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林瑞麟7月11日在立法會就「少數族裔人士的權益」動議辯論致辭摘要)
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林瑞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