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3月27日注入新動力的「香港品牌」面世以後,即引起社會各界的熱烈討論。公眾的焦點大都落在「香港品牌」更新後的形象標誌設計 --- 進化了的飛龍圖案之上。
不過,我希望大家的目光不要局限於飛龍的設計,而是�眼於更新品牌工作的深層意義。
香港面積不大,是個外向型經濟的城市,在國際上建立正面的形象尤其重要。
「香港品牌」2001年建立,旨在推動香港發展為亞洲國際都會;是香港在1997年回歸祖國和亞洲金融風暴後的策略性部署。
隨�過去10年來內地和本地區的急速發展,加上影響香港的經濟和政治大氣候也起了變化,到了2007年年底,「香港品牌」的檢討和更新工作,已是刻不容緩。
建立共同願景
在更新「香港品牌」的過程中,政府展開長達1年的持份者與公眾參與工作,以期為香港及其品牌建立共同願景。
我們發現社會有共識,就是可持續發展是香港必須優先處理的問題,不論是在人力、經濟、環保及社會資源方面。
公眾參與諮詢結果亦指香港應培育及吸引更多具創意及企業專才,以推動香港發展成知識型經濟體系及創意都市。
保育環境方面,我們須珍惜城市資源,減低污染和廢物排放,以改善我們和子孫的生活質素。
就社會生活方式而言,大家追求開放、包容、富同情心和共融的社會。這個願景,體現於品牌更新後的兩個核心價值 --- 「勇於創新」和「優質生活」。
市民的願景,最終將轉化為不同範疇的公共政策,由教育、商業、經濟發展、以至環保、文化保育和社會服務等。
核心價值轉變
我們同時亦察覺到香港社會的核心價值也有所轉變 --- 現在更多人珍惜創意與和諧,不論在個人及社會層面都一樣。
這正好解釋為何有這麼多人希望香港成為富創意的都市,提供更優質的生活,包括綠色的生活環境、更平衡的市區發展、工作與生活的平衡和自然環境保育。政府在制訂政策的過程中,將恪守上述的社會價值。
作為1個品牌,香港的承諾是在繁華鬧市的咫尺之間便是景色怡人的郊野;這�中西文化薈萃;在「一國兩制」之下充滿機遇,我們的社會活力澎湃,卻又同時安定平穩;居民在安全、安穩的生活環境中享有多方面的自由。
香港人典型的「我做得到」的拼搏精神是這個城市的另一大特色。「香港品牌」形象標誌中的獅子山山脊線便突顯了這種精神。香港人對本身的效率和活力,這個國際化都會與連通世界的優勢,始終引以為傲。
這些「香港品牌」的特質都是本港演進成為國際金融及商業中心背後的原動力。在演進過程中,無數來自本地或外地追尋事業理想的人,都得以實現理想,好夢成真。
演繹香港傳奇
亞洲國際都會的傳奇最終是由香港人來演繹。所以,我們利用「香港品牌」來推廣香港的新策略 --- 「見面,見香港」宣傳活動 --- 就是以人為本,利用香港人的故事向海內外人士介紹香港不同的面貌。我們希望這策略能為我們的城市品牌增添溫情和人情味。
品牌推廣是個不斷演進的過程,我們不會在推出更新的品牌標誌後便自以為大功告成。城市品牌的內涵有多方面 --- 該市的市民、文化、生活環境、商業活動、基礎建設以至政府政策,都足以影響品牌的形象。
建立成功的城市品牌需要社會各界同心協力,活現品牌的承諾和願景。
我呼籲市民與政府攜手努力,強化我們的人力、經濟、環境和社會資源,為我們自己和後代打做更美好的香港。
(以上是財政司司長曾俊華4月12日在報章上發表文章的摘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