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a Javascript-enabled browser. 051001tc11001
香港政府新聞網  
 香港政府新聞處網上採訪室
*
2005年10月1日
*
*
*
親身體驗觸動青年家國情懷
*

     今天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生辰,生辰是值得慶祝的日子;國慶日的意義則尤為深遠。

 

     國家與我們,就好比父母與子女般,彼此血脈相連;我們都是受民族、文化和國家所孕育,今天是適當時候,思考我們與國家的緊密關係。青年人是未來的棟樑,應該抱有「立根香港、胸懷祖國、面對世界」的宏志。

 

      香港回歸祖國八年多,教育統籌局在加強學生認識國情上,努力不懈;在推行國民教育方面,教統局以國民身分認同作為首要培養的價值觀之一,除了為學生提供更多認識祖國的機會外,亦極為重視情感方面的培養。

 

     要知道,對國家的認識只局限於知識層面,並不足夠;更重要的是能夠在情感上觸動學生,讓他們親身體驗到與祖國的人與事,如感受祖國山河的雄偉、與內地學生的交流接觸,了解國家各方面的發展,從而產生「血濃於水」及「我是中國人」的家國情懷。這些發自內心的感情,才會是最有果效的國民教育。

 

關心祖國建歸屬感

 

      教統局除了在課程,如小學常識科及中學的公民教育科、社會教育科、地理科、通識科等,加入國情的元素,也不斷製作及更新有關國情的資源網,加強學生對國情的了解,並透過舉辦不同的活動,讓學生有親身體驗,並透過種種生活體驗,喚起大家對祖國的關心,建立歸屬感。

 

     這幾年來,教統局與各政府部門,以及多個民間團體,舉辦不少香港與內地交流合作的計劃,例如小學校長研修班、京港締結姊妹學校,以及京港澳學生交流專列等,目標都是加強學生、教師和校長與祖國的交流和接觸,有助推行國民教育。

 

     今天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56周年的大日子,觀看及參加升旗禮在推動國民教育上,更具積極意義。

 

     猶記得在教統局舉辦第2期國情教育班成果分享會上,1位學員說:「……當我望著國旗緩緩上升時,心中異常的激動,腦海�閃過中國輝煌的成就。」

 

交流經驗掌握國情

 

     我於第1屆國情教育課程中,曾參與天安門的升旗儀式。凌晨3時許,天安門已聚集了很多人,我當時和1位內地市民交談,問他為甚麼那麼早來看升旗禮?他說,到天安門來看升旗禮,是他畢生宏願。我想,升旗禮並非儀式那樣簡單,在很多中國人心目中,它有其獨特意義。

 

     為了讓學校配合本身的發展,進行不同類型的國情教育,本局推出了「赤子情中國心」資助計劃,目的是鼓勵學校更自主、自覺地到內地交流學習,老師可因應學生的程度及需要,讓他們真切體會國情。

 

     我看過1所小學到廣州南沙英東中學作交流的報告,其中1位學生寫道:「當地學生向我們講解中國著名的地方,令我更認識自己的祖國。」這正好說明,內地學生的交流經驗,能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國情。

 

     在國民教育上,香港本土同樣有大量發展空間。例如今年首度由教統局、中國人民解放軍駐香港部隊、香港「軍民同樂活動籌委會」及「德育關注組」舉辦的「香港青少年軍事夏令營」,就增進青少年對祖國的軍事、國防及駐港部隊等各方面的了解。

 

全方位學習見成效

 

     1位學員有這樣的感受:「此行除了讓我對解放軍有了初步認識,也對我國的軍事產生興趣。」我深信,親身的體會,情感的觸動,對國情教育實在起著很重要的作用。

 

     從以上的一麟半爪所見,教統局透過不同的學習經歷及全方位學習,加強學生對祖國現況的關注,已漸見成效。

 

     我們將沿�既定的發展方向,加強與家庭、學校,以及各政府部門和社會機構繼續合作,凝聚各方力量,共同攜手推動國民教育。在這個萬眾歡騰的國慶日,盼望莘莘學子,每天都對祖國加添1份情意。

 

(以上為教育統籌局總課程發展主任(德育及公民教育)張永雄10月1日在教統局網頁「局中人語」專欄發表的《國慶日談國民教育》全文)

教育統籌局總課程發展主任張永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