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是超過10億人的母語,也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語言之一。隨�中國愈來愈開放,漢語的政治、經濟、文化意義也愈來愈重大。
香港是中國的特別行政區,奉行「一國兩制」,是國家通往世界的橋樑之一,外語非常普及而且水平很高。
對漢語學習的需求,過去主要是來自外國政府和漢學學者,今天已走進社會民間。
外國商業機構在進入中國大陸營商前,往往先在香港設立地區機構、派駐人員,處理東南亞一帶的業務。
港擁漢語科研能力
目前香港的人口中,非華人佔5%,約40萬人;他們對漢語學習都有一定程度的需求。
香港的大專院校有很強的漢語科研與教學能力;我們有超過半個世紀的對外漢語教學歷史。
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理工大學等院校,設有各式各樣以研究為基礎的漢語課程,面向世界各地招生。
其中有內容全面涵蓋口語和書面語、普通話和粵語、簡化字和繁體字的證書課程,也有側重普通話和粵語口語的短期課程。
孔子學院年底成立
近年來,每年約有2,000人通過各種課程畢業,也有愈來愈多的市民,參加「普通話水平測試」和「普通話高級水平測試」。
今年底,香港理工大學將設立香港第1間「孔子學院」,擴大對外漢語教學的範圍和加強力度,包括對外漢語教師培訓、開發對外漢語教材、實施漢語水平考試和漢語作為外語教學能力認證考試。
香港也可以向周邊東南亞地區輸出人才,促進這些地區的漢語教學與科研發展。
我們的學者正在研製香港地區的漢語詞彙表,作為語文能力水平的參考 標準。這些漢語詞彙表收入10,000 - 15,000個詞語,體現出香港地區的漢語文化特色,也可作為香港地區漢語教學及測試的參考標準。
致力推動兩文三語
香港教育部門的語文政策,是致力提高學生的「兩文三語」水平。「兩文」是指中文、英文,「三語」是指粵語、普通話、英語。
在香港特區,粵語是強勢方言,普通話在香港回歸祖國以後正式引進中小學作為核心科目。
我們計劃在2007年推行統一測試,評定學生經過9年基礎教育階段的普通話學習之後所達到的普通話能力等級。
香港有56間國際學校,共有約30,000名中小學生;絕大部分國際學校已把漢語學習包括在正規課程內,小部分學校在課外提供中文課程,內容多以口語溝通、實際應用、中華文化為主。
未來5年,我們將建成6間新的私立學校,採用國際化的課程,同時必須開設漢語和中國文化科目。
我相信,香港區的大專院校和即將成立的「孔子學院」可培養出漢語教學與科研人才,為國家語言文化邁向國際創造新的成果,為促進世界各民族和平共處與發展作出新的貢獻。
(以上為教育統籌局常任秘書長羅范椒芬7月21日在北京出席由中國國家對外漢語教學領導小組辦公室主辦的世界漢語大會的發言摘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