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a Javascript-enabled browser.
香港政府新聞網
*
*
網頁指南主頁
*
* 天氣
*
* 交通情況
*
* 類別:
*
**
財經
*
*
**
教育與就業
*
*
**
社區與健康
*
*
**
環境
*
*
**
治安
*
*
**
基建與物流
*
*
**
行政與公民事務
*
*
*  政府評論
*
* 新聞焦點
*
* 都會生活
*
* 兒童天地
*
* 攝影廊
*
* 短片集
*
* 大眾心聲
*
* 施政報告
*
* 財政預算案
*
* 即日新聞稿
* 新聞稿資料庫
*
* 關於我們
*
*
*
*司法機構
*
*立法會
*
*區議會
*
*網上廣播
*
*宣傳短片
*
*政府資訊中心
*
*公共服務電子化
*


* *
English繁體簡體純文字PDA
官員暢談熱門話題 
*
2004年8月17日
「後配額年代」紡織成衣業仍樂觀
工商及科技局局長曾俊華
工商及科技局局長曾俊華

     根據世界貿易組織《紡織品及成衣協議》的協定,全球的紡織品及成衣配額,在2005年1月1日全面取消。香港的業界將面對新的經營環境,迎接貿易自由化的挑戰。

 

     香港的紡織及製衣業在1950年代初期開始發展。雖然受到配額限制,但憑�香港企業家的創業精神,加上優良的生產技術和熟練的工人,香港的紡織品及成衣出口,在過去50年,發展成為香港經濟的主要命脈,並穩佔世界市場的重要席位。

 

     根據統計數字,去年的香港紡織及成衣出口總值達到698億元,佔特區產品出口的57%。目前從事紡織及成衣生產及相關工作有約45,000人,而從事紡織及成衣貿易及出口的就業人數就超過110,000人。

 

紡織成衣地位舉足輕重

 

     由此可見,紡織及成衣業和相關的貿易活動,對香港特區的經濟仍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剛才我已提及,所有配額限制將會在不到5個月後全部取消。為配合2005年1月1日的貿易自由化,特區政府會取消現行所有關於配額的管制措施,進一步改善香港的營商條件。

 

     另一方面,為保障港產紡織及成衣產品的合法利益,我們仍會保留1套簡單但穩健可靠的制度,確保所有聲稱在香港製造的貨品是符合香港的產地來源標準。

 

管制架構十月提交立會

 

     政府已初步擬定了2004年之後紡織品管制制度的架構。我們建議在現行管制制度的基礎上作出調整,以配合2004年之後的紡織品及成衣貿易的新局面。

 

     我們現正草擬有關修訂規例,期望在本年10月提交新一屆的立法會審議。

 

     配額取消後,香港的紡織及成衣產品出口便可以自由進入包括美國、歐盟和加拿大等市場,增加港產貨品的貿易空間。但同時也意味�我們的紡織及製衣業在世界市場中,將無可避免要面對新的競爭和挑戰。

 

取消限制港商挑戰更大

 

     由於紡織成衣的供應不再有限制,各個出口地區必會各出奇謀,在品質、價錢、銷售策略等各方面進行直接競爭,令全球的紡織品及成衣的供應商,包括香港的供應商,面對更大的壓力和挑戰。

 

     雖然如此,展望「後配額年代」,我對香港紡織及成衣業的前景仍然樂觀。

 

     首先,海外市場的經濟正在加速增長,以美國市場為例,消費者信心指數連續錄得高位數字,顯示消費者對包括紡織品及成衣在內的消費品的需求持續殷切。

 

香港區內支援統籌中心

 

     這股良好的經濟氣氛,正好配合全球撤銷配額的時機,令人對銷售前景感到鼓舞。

 

     此外,香港的紡織及製衣業在過去十多20年間,除了扮演生產者的角色之外,還積極善用珠江三角洲的製造潛力,建立了1個龐大的珠江三角洲製造基地,使香港成為區內1個重要的融資、物流、航運、資訊和生產服務控制、支援和統籌中心。

 

     這種營運模式將繼續對香港的紡織及成衣業及其相關行業的發展,起�極其重要的正面作用。

 

港仍具備獨特競爭優勢

 

     配額取消後,香港的出口雖然要同成本較低的地區作全面競爭,但我們相信不會有大規模的生產,將會從香港轉移到低成本的地區;這是由於商業和投資決定並非取決於價錢這單一的因素。

 

     無可否認,香港的生產成本較鄰近地區為高,但作為成衣出口地區,我認為,香港仍具備非常獨特的競爭優勢。

 

     從宏觀條件來看,為了控制成本以及在優勢互補的大前提下,香港製造商早在70年代已把部分生產基地遷移到珠江三角洲以至全球各地。

 

發展製造管理支援中心

 

     但是,跟工業生產有關的其他環節,包括設計、市場推廣、採購以及供應鏈管理,仍然主要都是在香港進行。這使香港迅速發展成為1個製造業管理、協調以及支援中心。

 

     從微觀角度而言,香港在紡織及成衣產品方面沒有關稅或非關稅限制,業界可直接從其他地區取得穩定的原料和半製成品的供應,加上我們的制度容許一些次要的工序在香港以外地區進行,香港的廠商可以繼續利用鄰近地區生產成本較低的優勢。

 

     此外,香港擁有技術熟練和富有經驗的勞工,並對供應鏈各個環節,包括採購、設計、市場推廣等具備深厚的專業知識。

 

焦點在於迅速回應市場

 

     香港人更擁有敏銳的市場觸覺及貿易情報;加上我們世界級的海港和空運設備,完善的法律制度,穩健的財政和金融體系。

 

     這一切配套設施都有利於商業活動的進行,使香港能夠在區內提供高效率的一站式服務,成功令香港成為區內以至全球最佳營商地區之一。

 

     其實,過去數年香港的紡織及成衣業已不是在價格方面競爭。現在的焦點,是在於產品的質素和能否對市場作出迅速的反應。

 

港紡織業仍有發展空間

 

     我們已逐漸從原設備生產演變為原設計生產和原品牌生產;這正是紡織及成衣業的未來發展路向。

 

     展望將來,香港的紡織業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我相信業界已看準時機,積極部署,準備在海外市場大展拳腳。

 

     特區政府已認定時裝業為創意工業中重要的1個環節,並致力協助時裝業的長遠發展。

 

投入更多資源提供支援

 

     在提升人力培訓、深化業界的發展能力、推廣香港時裝的品牌形象,以及加強基礎設施等各方面,我們將投入更多資源,同業界攜手,為時裝業長遠發展共同努力,提供更多重要的支援。

 

     財政司司長在今年的財政預算案演辭中宣布,計劃成立2億5,000萬元的「設計智優計劃」;建議已於今年6月獲立法會財務委員會批准。

 

     整項計劃的目的是加強對設計同創新的支援,鼓勵各行業更廣泛採用設計同創新,幫助業界走高增值路線。

 

計劃提升時裝業競爭力

 

     計劃包括兩個部分,1個是「設計支援計劃」,轄下的4個項目將分別資助不同類別跟設計有關的活動;其中1項已於昨天開始接受申請,其餘的3項將於下月推出。

 

     另1部分是在現時九龍塘的「科技中心」設立1個「一站式服務中心」,作為設計人士進行高增值設計的集中地,藉以啟發和培養他們進行研究,構思創新同實用兼備的概念,並把這些概念轉化成商品和品牌。

 

     時裝設計為時裝業非常重要的一環,我相信計劃可有助提升香港時裝業的競爭力。

 

緊貿讓業界拓無限商機

 

     除了發展海外市場,我們也透過《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讓業界得以進一步開拓商機。

 

     在《安排》之下,內地承諾開放市場。在促進兩地的貿易及投資的同時,也大大增加香港對外地投資者的吸引力。

 

     隨�《安排》的實施,香港的紡織同製衣業亦能夠利用《安排》這個平台找到無限商機。

 

近九十項目可享零關稅

 

     接近90個屬紡織製品的項目,只要符合《安排》的原產地標準,便可以以零關稅進入內地市場。

 

     由於目前內地對這些紡織服裝製品徵收的關稅率由5 - 21%不等,《安排》使香港服裝製品較海外產品在價格上更具競爭力,尤其有利港產的品牌和較高增值的服裝製品打進內地中高檔次的巿場。

 

     此外,關稅上的優惠也可吸引本地同海外的廠商擴展在香港現有的生產線。

 

吸引外商擴現有生產線

 

     再者,本港的紡織同成衣業也可利用《安排》下有關服務業的優惠,開拓內地分銷、批發零售業務。

 

     在《安排》下,內地允許香港企業設立獨資企業經營分銷業務,並大幅下調有關銷售額、貿易額、註冊資本等的要求,有助香港紡織製衣業在內地擴大自己的銷售網絡,開拓市場,並進一步推廣香港的品牌,配合業界轉向生產高增值產品的路線。

 

      隨�紡織品同成衣配額的取消,我們將踏進新的紀元。

 

致力減少規管便利營商

 

     特區政府會一如以往,致力為業界提供1個便利營商的環境,減少不必要的規管,改善政府服務,維持經濟穩定發展。

 

     另一方面,如何把握商機,則有賴業界本身的努力,減低成本,提高產品檔次,加強香港產品的競爭力。

 

     香港商界一向以觸覺敏銳、靈活變通見稱。我深信紡織同成衣業也會因應市場的變化,作出適當的部署,把握紡織品配額限制取消的機遇,作出最具成本效益的決定,延續同發揮香港在區內的工商業及貿易領導地位。

 

(以上為工商及科技局局長曾俊華8月17日在九龍東區扶輪社午餐會上發表的演辭全文。)
 


返回頁頂
* *
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 *
*
*
* 列印
* 電郵本頁
*
*
*
相關連結
*
*
*
其他評論:
更多..
*
* 設計智優計劃 *
    香港品牌
*
*
*
主頁 | 財經 | 教育與就業 | 社區與健康 | 環境 | 治安
基建與物流 | 行政與公民事務
政府評論 | 新聞焦點 | 都會生活 | 兒童天地 | 攝影廊 | 短片集
大眾心聲 | 施政報告 | 財政預算案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重要聲明
Internet Explorer 5.0/ Netscape 6.0 或以上版本瀏覽可得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