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a Javascript-enabled browser. 031126tc11002
香港政府新聞網  
 香港政府新聞處網上採訪室
*
2003年11月26日
*
*
*
持家之道 --- 量入為出
*

     最近我和一些財經界人士談及財赤問題,發覺他們對公共財政不甚清楚,所以有感而發,決定透過專欄向市民解釋我們的家 --- 香港 --- 的財政狀況。

 

     其實管理公共財政和處理家庭財務的基本理念相同。持家之道必須量入為出,因為如果入不敷支,始終有一天會出現財政危機。

 

     香港的財政儲備已由1998年3月底的 4,575億元縮減至今年9月底的2,411億元,只相等於約一年的政府開支之數。如果不審慎理財,長期入不敷支,將問題交給下一代處理,又豈是香港之福呢?

 

     我相信很多香港市民並不十分了解香港的公共收入狀況,然而收入對政府能夠負擔多少的公共開支有直接的影響,所以我想先談一談香港的公共收入。

 

     香港奉行簡單而且低的稅制,我們的收入接近一半來自利得稅、薪俸稅、物業稅、差餉及地租。我們的稅率較很多其他地方為低,以利得稅為例,香港雖然根據2003/04年度財政預算案把利得稅率由16% 提升至17.5%,但仍較很多其他地方如英國、美國、澳洲、日本、泰國及新加坡為低;此外,我們的薪俸稅的最高邊際稅率亦低於這些地方。

 

     現時香港的公共收入存在兩大問題。第一,稅基狹窄。在約680萬的香港人口中只有約18% (約120萬人)繳交薪俸稅,而約6成的薪俸稅是由10萬名納稅人所繳納。此外,6成利得稅收入來自繳稅最多的500間公司,即佔所有賺取利潤公司總數約1%。

 

     公共收入的第二個問題是收入的穩定性。我們現時的稅項絕大部分都十分受經濟影響。自從金融風暴及地產市道下滑以來,在經濟不景及通縮的影響下,經常收入由1997/98年度的2,016億元跌至2003/04年度預算的1,492億元,下降524億元(即26%)。各項稅收在這段期間均下跌,其中跌幅最大的是印花稅,達73%。

 

     所以長遠來說,實在有需要開拓穩定和有廣闊基礎的收入來源,以改善政府收入的結構,建立穩健的公共財政根基。

 

     至於開支方面,過去6年跟收入剛好相反 --- 大幅增加。經常開支由1997/98年度的1,579億元左右升至2003/04年度的2,070億元,升幅達31%。在各項開支中,升幅最大為社會福利(61%)、教育(34%)和�生(22%)。

 

     按2003/04年度財政預算案中政策組別的經常開支,教育佔首位(493億元或23.8%),其次為社會福利(328億元或15.8%)及生(319億元或15.4%)。保安開支為250億元或 12.1%。這4項開支加上公務員長俸的148億元開支,已稍多於預算經常收入。

 

     為解決財赤問題,控制公共開支是必須的。在此過程中,政府各部門與資助機構會透過檢討服務優次、精簡架構,致力使資源得以有效運用。

 

     我們亦希望市民明白政府的困難 --- 收支不能長期不平衡,因這樣可能導致金融市場不穩定,阻礙經濟復甦。

 

     解決財赤必須得到社會大眾的理解和支持才會成功,希望大家能夠為香港的長遠整體利益�想,同心協力滅赤。在制定具體措施時,我們會詳細考慮社會各界人士的意見,以照顧香港市民的不同訴求。

 

(以上為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馬時亨11月26日在該局網頁發表「財庫與你」專欄全文)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馬時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