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a Javascript-enabled browser. 030524tc11001
香港政府新聞網  
 香港政府新聞處網上採訪室
*
2003年5月25日
*
*
*

清潔家居  健康社區

*

     一場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爆發,喚醒了大家對個人和家居�生的關注和重視,亦牽動了互相關懷和推己及人的精神,社署正好把握這個時機,推出一項以「清潔家居、健康社區」為主題的「關懷行動」(Operation CARE)。

 

    「關懷行動」是特區政府動用118億元以紓緩「沙士」對本港經濟所帶來衝擊的其中一項措施,屬於紓緩方案中關於開設職位和培訓的部分。

 

     在整個行動中,我們會委託40多個非政府機構開設合共4,500個,為期三個月的職位,為獨居長者以及自我照顧能力較低的人士,進行家居清潔和小規模維修服務,藉此改善他們的居住環境,加強個人和家居�生。

 

     這項特別行動需動用1億200萬元,接近九成的預算,將用於員工的薪金和相關開支。

 

     獲委託承辦家居清潔或維修服務的機構,必須按指定和劃一的薪酬聘用員工,即2,500名清潔工人月薪為5,500元,而家居維修服務工人月薪為7,000元。

 

     其中一個營辦機構上周已舉行了招聘會,反應相當熱烈,可見在目前的勞工市場,計劃內所訂定的薪酬水平是相當吸引的。

 

     為了讓這個預計會為超過200,000戶提供服務的計劃可以順利推行,我們也容許營辦機構以1:19的比例,聘任主管工人,負責監察和統籌的工作,他們會獲得額外1,500 - 3,000元的津貼。

 

    「關懷行動」的另一個目的,是促進社群間的關懷,加強社區的凝聚力,我們期望行動結束後,服務受助人對個人�生和家居清潔不會鬆懈下來。

 

     因此,在提供上門服務的過程中,工作人員將派發相關的資料套、向長者灌輸健康教育常識、了解長者的其他需要並作出適當的轉介。

 

     在公共房屋居住的住戶,若發現單位還需進行其他較大型的維修項目,機構也將轉給房屋署或房屋協會跟進。

 

     我們上周已為營辦機構舉辦了一些大型簡報會,介紹這項計劃的具體內容、執行細節、撥款和財務安排等。「關懷行動」的開展典禮,則定於本月31日上午在油塘的鯉魚門廣場舉行。

 

     曾經有人提議我們應該把這次行動開創的短期職位編配給目前因失業而領取綜援的人士,但我們並不打算這樣做。

 

     事實上,目前失業率高企,「沙士」亦令很多人停職或失去工作,這些短期職位若能幫助這批人士在等待經濟好轉和復職期間維持生活,便毋須跌入綜援網。

 

     當然,若綜援受助人樂意從事這些工作,各營辦機構也不會把他們拒諸門外。

 

     其實,失業綜援人士可以透過自力更生支援計劃下的社區工作,參與全城的清潔行動。

 

     過去四年,超過40,000個綜援失業人士在領取綜援期間,被安排做無酬的社區工作,目的一方面是讓他們建立工作習慣,改善社交能力,而另一方面,亦有機會回饋社會。

 

     目前我們有4,000多個社區工作的崗位,六成來自各政府部門,單是漁農自然護理署,便在各郊野公園提供約1,000個社區工作機會,負責清潔園內設施和清除雜草的工作。

 

     我最近親自發信給全港中、小學,並於上周舉行了一個簡介會,呼籲學校提供這些社區工作的機會。我深信社區工作是一個雙贏而且十分值得進行的計劃,期望得到各界更大的支持。

 

(以上為社會福利署署長林鄭月娥5月25日在社署網頁發表「署長隨筆」全文)

社會福利署署長林鄭月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