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a Javascript-enabled browser. 030510tc11001
香港政府新聞網  
 香港政府新聞處網上採訪室
*
2003年5月10日
*
*
*
疫症令年輕一代變得成熟
*

     近日的報章和電台節目有不少針對我的批評,讓你覺得很不好受,令我萬二分過意不去。

 

     無論做什麼事情,只要是盡了一己之力,無愧於心,我總是笑罵由人的。如今給人罵的是我,感到難受的卻是你,對你真是不公平。

 

     在這次因非典型肺炎而引起的停課或復課的爭論上,我確實有從多個角度去考慮問題,盡量將心比心,令各方面的憂慮減到最低。

 

     有些父母的想法,可能和我們的差不多;但實際情況就是,一百對父母,也許就會有一百個不同的結論,二百個不同的建議。

 

取得共識  談何容易

 

     加上牽涉其中的上千個校長,幾萬名老師,一百萬個中小學生,意見就更加紛紜了。要取得共識,談何容易?

 

     無論事前是考慮得如何周詳,諮詢得如何廣泛,最後的決策,都絕不可能取得百分百的支持。但難道就因此而拖拖拉拉,議而不決嗎?

 

     如果怕受罵,那就什麼事都做不成了。愈是沒有主流意見,就愈需要有勇氣在權衡所有利弊之後,作出果斷的決定。只要是憑良心做好自己的本分,又何懼他人的責罵呢?

 

     我還想告訴你的是,這次非典型肺炎肆虐,全港學校是應停課?不停課?復課?不復課?一個決定所影響的,是上百萬個青少年的健康和學業,兩者同樣重要,但怎樣才可以兩者兼得?

 

     我相信,任何人處於我相同的位置,所作的決定,都斷不會以博取掌聲或政治本錢為主要考慮的,因為一旦出錯,後果非同小可,是要面對良心的譴責的。

 

克盡己職  保�校園

 

     政治問責事小,但良心譴責事大。然而,吊詭的是,這些影響重大的決定的最終成效如何,並不是我或者我局的同事可以完全控制的,而是要視乎每一個環節所牽涉的每一個人,是否都克盡己任和本分。

 

     問責局長當然有自己的責任,但如要打贏校園抗炎這場仗,則每一個校長,亦必須是問責校長;每一個教師,亦必須是問責教師;每一個家長,亦必須是問責家長;每一個學生,亦必須是問責學生。

 

     唯有全民動員而又全民問責,衷誠合作,我們的青少年,我們的小朋友,才可以安全地回復正常的學習生活。任何一個環節鬆脫了,都會構成危機,影響大局。

 

萬眾一心  為港自豪

 

     可幸的是,直到今日為止,我們看到的,是大部分香港人都顯示出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凝聚力。

 

     市民雖然身處極大的困厄,仍發揮同舟共濟的精神,深以身為香港人而自豪。

 

     從下周一開始,小學生也分階段復課了。我們已做好一切準備和聯絡工夫,謀求與所有小學和家長團體合作得更好更緊密,讓各人更清楚明白自己的角色和責任,一同攜手建設清潔安全的校園。

 

     此時此刻,只希望一切順利,所有小朋友都可以開開心心地上學,健健康康地回家。

 

     香港的下一代,是過分受保護和溺愛的一代?他們從小到大,事事靠父母長輩的照顧和安排,長大之後,遇到變故,就往往會怨天尤人,不會反求諸己。

 

     當時我們都認為:永遠活在保護傘下的孩子,長大後就會喪失了抗逆和應變的能力;永遠不承擔責任的孩子,長大後就不會有責任感和公民意識。

 

抗炎任務  貢獻社會

 

     這次的世紀疫症,也許正是香港年輕一代轉向成熟和負責的關鍵。在病毒肆虐之下,就連年紀幼小的學生,都意識到自己有獨特的抗炎任務和崗位;年紀稍長的,更開始明白小我的每一個行為,都可能影響大我,而做好自己本分,就是向大我負責的開始,也是貢獻社會的開始。

 

     另一方面,非典型肺炎的全面侵襲,經濟活動的大幅萎縮,加上病毒的長期威脅,都會加深了年輕一代的憂患意識,磨練他們對抗逆境的能力。

 

     社會上各個階層的抗炎表現,更讓他們知道甚麼是專業的精神,什麼是無私的奉獻,甚麼是知識的力量,什麼是公民的責任。

 

     如果這場疫症有助扭轉某些青少年自我中心和缺乏承擔的心態,令他們開始懂得要多為他人設想,凡事從自己做起,那就真的是「禍兮福所倚」了。

 

師生親子  共同成長

 

     我是多麼希望教育界的有心人士,都可以抓緊這次契機,更好地輔導學生的全面發展;更希望家長們可藉此與子女建立更密切的親子關係,老師們可以藉此與學生建立更密切的師生關係,一同為青少年的性格成長而努力。

 

     明天就是母親節了。我希望全港的母親都毋須再因SARS而為子女擔驚受怕,更希望那些正與SARS搏鬥的父親母親們早日痊癒出院,與子女和家人團聚。

 

(節錄自教育統籌局局長李國章5月10日「香港家書」)

教育統籌局局長李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