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表示,已就2009東亞運動會口號創作比賽參賽者的監護人資料曾一度可在互聯網上被搜尋得到一事,去信向有關人士致歉;並曾與警方研究,認為事件涉及的資料被用作不法用途的可能性不高。
然而,有可能受影響的人士,如懷疑其個人資料因而被用作不法用途,應向警方尋求協助。
康文署去年10月19日至11月30日,舉行2009東亞運動會口號創作比賽,參賽者可透過互聯網提交參賽口號,並可在有關網頁輸入身份證號碼及參賽編號,以便登入其個人資料版面,更改有關聯絡資料。
有關資料已移除
為核實參賽者的參賽資格及聯絡所需,參賽者須提供其個人資料,包括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證號碼、聯絡電話號碼及地址和電郵地址。由於創作涉及版權,年齡未滿18歲的參賽者也須提供監護人的資料。
康文署在今年5月6日首獲通知,在透過 Google 搜尋器,可搜尋到可能包括參賽者監護人的姓名、出生日期及身份證號碼,但其他參賽資料則不被列出。
康文署隨即要求Google移除有關資料,並已於5月8日完成,有關資料再也不能透過Google搜尋得到。康文署並曾嘗試以其他流行搜尋器搜尋該些資料,也沒有相關的搜尋結果。
四人資料被瀏覽
康文署並已要求Google翻查紀錄,以確定有關資料有否被人瀏覽,以及曾被瀏覽的次數,藉此確定影響程度;但至今仍未收到回覆。因此,康文署決定把有關情況通知可能受影響的人士。
據現已掌握的資料,涉及的3,424名監護人中,兩人的中文姓名、出生日期和身份證號碼,以及兩人的中英文姓名和出生日期,曾透過Google被瀏覽。
至於其他3,000多名監護人,則沒有任何資料顯示他們的參賽資料曾被人透過Google瀏覽。
康文署已全面檢查署內現行所有處理個人資料的電腦系統,確定沒有出現類似的資料保安問題。
返回頁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