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運輸及工務局局長廖秀冬表示,已和東區海底隧道及西區海底隧道的主要股東,作了初步討論,並繼續積極磋商,研究解決3條過海隧道行車量不平均的問題。
廖秀冬今天在立法會會議上答覆議員提問時表示,仍保持開放態度,以維護公眾利益和對納稅人公平為基本原則,與有關專營商討論。
她說,東隧自5月1日起提高隧道收費至本周一,東隧平均每天汽車流量為53,000輛次,較加費前1個月的平均每天流量跌26%;同期紅隧和西隧的每天平均流量分別為121,000輛次及39,000輛次,分別減少2.2%及1%。
東隧車流料降17%
廖秀冬表示,估計東隧加費令其車流量減少17%,即每天12,500輛次,西隧則增加8,400輛次,增幅21%;而紅隧的車流量則增加3%,即每天3,800輛次。
當局的預測主要基於以下因素:
•東隧1998年提高收費時,其每天車流量減少15,000輛次;
•紅隧汽車流量已達其實際上限,可吸納更多車流的空間很小,特別是繁忙時間;而預計增加的3,800輛次,主要反映更長的車龍、更長的繁忙時間及增加在非繁忙時間的車流量;
•部分東隧使用者,如來往新界的人士,可能選用西隧;而由東隧轉往紅隧的車流,也可能令一些原先使用紅隧的駕駛者改用西隧;
•東隧1998年加費時,其流失的使用者中,超過70%改行西隧;
•東隧加費將減少整體的過海交通流量,因為一些駕駛者可能改用其他公共交通工具或取消車程。
人類行為難以預測
廖秀冬說:「由於人類行為不能極準確地預測,只能就駕駛者對東隧加費可能的反應,作出粗略的估計。
「此外,由於加費至今的時間仍然很短,有些影響實際流量的因素,仍未能充分反映;駕駛人士的行為,也需要時間作出調整,故此,暫時未能就有關預測和加費後數天的數據,作出有意義的比較。」
自東隧加價後,需要過海的駕駛人士一般提早了出門的時間;而紅隧在繁忙時間也保持行車暢順。
廖秀冬說,除有賴市民合作忍讓外,也證明當局作出的協調和宣傳措施發揮某程度上的作用。
地鐵乘客增約五萬
期間平均每天使用地鐵的人數增約50,000人,而使用九廣鐵路在尖東站轉乘地鐵過海的人數,也平均增加了約600人。每天平均有兩輛過海巴士額外投入服務,以疏導人流。
過去數天,運輸署查詢熱線平均每天收到120個有關查詢,而每天平均有6,000人次瀏覽運輸署網頁;反映相當多的巿民離家前查詢交通情況及計劃行程。
廖秀冬說,將繼續監察有關交通情況及採取相應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