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科學館科訊廊即日起至12月9日,推出以「人工耳蝸 --- 讓弱聽人士走進有聲世界」為主題的展覽,並邀請香港中文大學耳鼻咽喉 --- 頭頸外科學系,深入探討及介紹人工耳蝸的科學知識。
全球每千名初生嬰兒中,便有1名患有雙耳嚴重弱聽,極重度弱聽人士的內耳毛細胞已嚴重受損,因此,助聽器對他們的幫助有限。
人工耳蝸的出現,成為弱聽者的佳音。人工耳蝸是目前唯一設計以修復人類聽覺功能的醫療技術,亦是植入人體內最精密的儀器之一,能夠從功能上恢復人的聽覺。
繞過耳朵損壞部分
人工耳蝸包括植入部分和體外部分。體外部分負責處理來自外界的聲音,植入部分負責將轉化了的電流信號傳入聽覺神經。
助聽器的原理是擴大聲音,使聽力下降的耳朵聽到聲音,人工耳蝸則可繞過耳朵損壞的部分,直接把聲音轉為電流刺激聽覺神經。
這項展覽除介紹上述科研外,科訊廊內的「科學視窗」還播放兩齣短片《人類聽覺和人工耳蝸如何運作?》及《失聰者的福音 --- 人工耳蝸植入》。
「科訊網」則搜羅與這次專題有關的網站,方便參觀者汲取相關的資訊。
中大教授主持講座
配合這次新展覽,科學館8月25日下午2時30分,在該館演講廳舉行「復我『聰明』--- 現代科技與耳聾治療」講座,由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外科學系耳鼻喉科教授唐志輝主講。
講座以粵語進行,輔以手語翻譯服務。免費入座,座位先到先得。
科學館開放時間是周一至周三及周五下午1時至晚上9時,周六、日及公眾假期上午10時至晚上9時,逢周四休館(公眾假期除外)。查詢可致電2732 3232,或瀏覽這裡。
返回頁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