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a Javascript-enabled browser.
香港政府新聞網
*
網頁指南主頁
*
* 天氣
*
* 交通情況
*
* 類別:
*
**
財經
*
*
**
教育與就業
*
*
**
社區與健康
*
*
**
環境
*
*
**
治安
*
*
**
基建與物流
*
*
**
行政與公民事務
*
*
*  政府評論
*
* 新聞焦點
*
* 都會生活
*
* 兒童天地
*
* 攝影廊
*
* 短片集
*
* 大眾心聲
*
* 施政報告
*
* 財政預算案
*
* 即日新聞稿
* 新聞稿資料庫
*
* 關於我們
*
*
*
*司法機構
*
*立法會
*
*區議會
*
*網上廣播
*
*宣傳短片
*
*政府資訊中心
*
*公共服務電子化
*


  English繁體簡體純文字PDARSS
*
*
  2006年11月10日
環境�生
*
蚊患指數升  六區達警戒範圍
*
食物環境衞生署

     食物環境�生署公布,由於10月天氣特別溫暖,該月的誘蚊產卵器每月平均指數升5.4個百分點,至13.7%。

 

     部分地區白紋伊蚊的活動轉趨活躍,在38個地區中,37個錄得正指數,指數介乎1.9 - 37.9%。

 

     6個分區指數已進入20 - 40%的警戒範圍,包括黃大仙中(37.9%)、藍田(23.6%)、天水圍(22.8%)、將軍澳(22%)、深水�東(21.8%)和跑馬地(20.4%)。

 

     這些地區已啟動地區跨部門滅蚊應變機制。有關政府部門已增加巡察,加強措施改善環境�生及清除蚊子孳生地和潛在孳生環境。

 

     10月份的誘蚊產卵器指數上升,可能是由於天氣特別溫暖。

 

     天文台的資料顯示,今年10月是自1983年以來最溫暖的10月份,平均溫度為攝氏26.4度,而蚊子在攝氏25 - 30度間的溫度最為活躍。

 

     不過,各主要口岸的誘蚊產卵器指數則由9月的2.8%,降至10月的0.8%。

 

     市民應採取防蚊措施,防止蚊子孳生。有關誘蚊產卵器指數及防蚊措施的資料,可瀏覽這裡,或致電食環署熱線2868 0000。


返回頁頂
* 什麼是登革熱 *
*
*
* 列印
* 電郵本頁
*
*
*
相關連結
*
*
*
其他新聞:
更多..
*
*
  香港品牌
*
*
*
主頁 | 財經 | 教育與就業 | 社區與健康 | 環境 | 治安
基建與物流 | 行政與公民事務
政府評論 | 新聞焦點 | 都會生活 | 兒童天地 | 攝影廊 | 短片集
大眾心聲 | 施政報告 | 財政預算案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重要聲明
Internet Explorer 5.0/ Netscape 6.0 或以上版本瀏覽可得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