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a Javascript-enabled browser.
香港政府新聞網
*
網頁指南主頁
*
* 天氣
*
* 交通情況
*
* 類別:
*
**
財經
*
*
**
教育與就業
*
*
**
社區與健康
*
*
**
環境
*
*
**
治安
*
*
**
基建與物流
*
*
**
行政與公民事務
*
*
*  政府評論
*
* 新聞焦點
*
* 都會生活
*
* 兒童天地
*
* 攝影廊
*
* 短片集
*
* 大眾心聲
*
* 施政報告
*
* 財政預算案
*
* 即日新聞稿
* 新聞稿資料庫
*
* 關於我們
*
*
*
*司法機構
*
*立法會
*
*區議會
*
*網上廣播
*
*宣傳短片
*
*政府資訊中心
*
*公共服務電子化
*


  English繁體簡體純文字PDARSS
*
*
 2005年12月30日
博物館
*
李鄭屋古墓設天幕防滲漏
*
李鄭屋漢墓博物館
煥然一新:李鄭屋漢墓博物館重修後,展廳添置了多媒體電腦,以互動方式介紹漢墓的內部結構,增加趣味性。
*

     李鄭屋漢墓博物館重修工程順利完成,翻新後的漢墓設有天幕,既解決了雨水滲漏問題,也可保護古墓的結構。

 

     設於古墓旁的展覽廳翻新後,添置多媒體電腦,以互動方式介紹漢墓的內部結構,增加趣味性。

 

    「李鄭屋漢墓發掘50周年紀念暨漢墓博物館重修竣工儀式」今天舉行,主禮嘉賓包括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副署長鍾嶺海、博物館委員會主席伍步謙、深水�區議會主席譚國僑,和康文署歷史顧問劉唯邁。

 

古墓具二千年歷史

 

     香港歷史博物館總館長丁新豹表示,具有2,000年歷史的李鄭屋古墓,墓頂向來鋪上防水膠膜、混凝土,以及泥土和天然草坪以作保護。

 

     由於近年每逢大雨,李鄭屋漢墓均出現雨水滲漏,為保護古墓的結構,康文署決定進行改善工程,包括為古墓蓋建天幕,以及裝修古墓旁的展覽廳。

 

     整項工程今年1月展開,展廳的翻新工程於6月完成,同月開放讓公眾參觀。天幕蓋建工程則於10月完成。

 

     展覽內容也已更新,包括增設「華南漢文化」展覽,展出華南出土的漢墓和文物,藉此介紹兩漢期間(公元前206至公元220年)華南漢文化的特色。

 

88年列為法定古蹟

 

     李鄭屋漢墓是1955年政府在李鄭屋村夷平山坡,興建徒置大廈時發現的。1988年李鄭屋漢墓列為法定古蹟,得以永久保存。

 

     為了穩定漢墓內部的濕度和溫度,減緩墓室的損耗,墓室不對外開放,但參觀者可以透過裝嵌在羨道門口的玻璃,窺探古墓的內貌。

 

     李鄭屋漢墓博物館位於深水�東京街41號。開放時間為周一至周六上午10時至下午6時,周日及公眾假期下午1時至6時,農曆年除夕下午1時至下午5時,免費入場。

 

     博物館逢周四、元旦及農曆年初一至初三休館。查詢可電2386 2863。


返回頁頂
* 行山樂 *
*
*
* 列印
* 電郵本頁
*
*
*
相關連結
*
*
*
其他新聞:
更多..
*
*
  香港品牌
*
*
*
主頁 | 財經 | 教育與就業 | 社區與健康 | 環境 | 治安
基建與物流 | 行政與公民事務
政府評論 | 新聞焦點 | 都會生活 | 兒童天地 | 攝影廊 | 短片集
大眾心聲 | 施政報告 | 財政預算案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重要聲明
Internet Explorer 5.0/ Netscape 6.0 或以上版本瀏覽可得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