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新定位:健康與醫療發展諮詢委員會發表「創建健康未來」討論文件,建議公營和私營醫療系統應重新定位。 |
健康與醫療發展諮詢委員會今天發表「創建健康未來」討論文件,定出日後醫療服務模式方向;並建議日後公營和私營醫療系統的角色,有需要重新定位。
公營醫療機構應重點提供急症和緊急護理服務、照顧低收入人士和弱勢社群、醫治需要高昂醫療費用、先進技術和不同專科合作診治的疾病,以及培訓醫護專業人員。
私營醫療機構則負責提供全面、個人化和優質的護理,為收入水平一般的市民提供能夠負擔的服務。
醫管局認同新方向
醫院管理局主席胡定旭表示,歡迎健康與醫療發展諮詢委員會報告書的建議;並認為,報告書為香港釐訂未來醫療服務模式提供了重要的方向和框架。
胡定旭表示,醫管局將探討和研究有關建議,並配合推行有關建議,為香港創造可持續的優質醫療服務。
文件指出,日後醫療系統,包括公營和私營系統,應能為病人提供適當層面的健康護理,包括:基層、第2層或第3層護理,務求可靈活地回應病人不斷轉變的需要。
委員會建議,在基層醫療服務推廣家庭醫生概念;醫院服務網絡則提供緊急和第2層醫療服務;第3層及特別醫療服務,則集中發展和匯聚專業知識、技術、特別設施和研究,以應付罕有疾病、重病或複雜手術。
推廣家庭醫生概念
在推廣家庭醫生概念方面,醫院管理局擬透過私營醫療系統,提供部分基層醫療服務;私營醫療系統應考慮在更多診所提供24小時服務。
委員會建議,家庭醫生可擴大服務範疇,如在一般的診症時間以外,向病人提供醫療意見;以及考慮聯合執業,為病人提供更佳服務。
為鼓勵醫療專業人員與其他專業人員協作,政府應設立分區╱地區為本的機制,協助家庭醫生、公營醫療系統的醫生,以及其他專業人員和非政府機構互相溝通、交換資訊和轉介個案。
日後規劃急症醫院時,應以分區╱地區為本,並須考慮多項因素,如人口數字、不同年齡組別和性別的使用模式、區內的收入分布情況,以及區內私家醫院病床的供應情況。
檢討公立醫院收費
委員會認為,應為使用公立醫院資源制訂更清晰指引,減低出現醫院服務使用不當的情況;並應檢討公立醫院服務的收費,以減少繼續使用這類服務的不當誘因。
公立醫院應訂出明確政策,把病情穩定的慢性病患者轉介回家庭醫生或先前轉介他們到公立醫院的醫生;以及與私營醫療系統合作,制訂轉介常規和共同護理計劃。
政府和醫管局應與保險界合作,鼓勵市民使用他們較能負擔得來的私營醫療服務;以及與私營醫療機構進行協作,以便他們以較低成本採購藥物和儀器,從而讓病人受惠。
私營醫療系統應考慮發展病人負擔得來的日間手術和其他日間護理服務;增加收費的透明度,以及改善臨床管理。
確保市民可以負擔
委員會指出,政府須竭力提供第3層及特別醫療服務,以應付罕有疾病、重病或複雜手術,並確保這些服務既可以持續下去,而市民也能負擔得來。
政府可鼓勵各界作出捐獻,資助公營或私營醫療機構提供第3層及特別醫療服務和進行研究;也可考慮增加病人所付出費用佔成本的比例,並設定合理的上限。
公營醫療系統可繼續合併第3層醫療服務,歸由指定的中心提供,以便匯集專業知識。
公立醫院也可聘用具備第3層醫療服務經驗的私營醫療系統醫生,以非全職方式在公立醫院執業,以解決公營醫療系統的第3層護理技術出現人手不足的現象。
委員會認為,安老院舍為長者所提供的定期醫療護理服務;政府可規定安老院舍必須聘用醫生定期照顧院友的基本醫療護理需要。
私院可設短期療養
公立醫院應為社區老人評估小組重新定位,主力制訂出院計劃;同時支援安老院舍的醫生為長者提供護理。
私營醫療系統可考慮開設短期療養院,為病人提供短期療養復康服務;轉介有需要的病人接受社康護理服務或開設本身的社康護理服務,以便照顧能負擔這類服務的病人。
委員會提出多項醫療服務模式改革需要的基礎支援,包括:
•公營和私營醫療系統共同推動更加積極進取的基層疾病預防策略;
•促進病歷流通;
•訓練專業人員處理不同工作;
•制訂收費政策推動公營醫護服務達致理想定位;
•推行公眾教育,改變文化或價值觀念上對醫療健康的誤解,以及培養病人要對本身健康有責任感。
年底提出融資方案
委員會認為,應採取先提服務改革再談融資的做法。委員會稍後會制訂可行的融資方案,預計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提出建議。
委員會邀請市民就討論文件提出意見;市民可於10月31日前,把意見交予中環花園道美利大廈19樓�生福利及食物局醫療服務改革組;也可把意見傳真至2840 0467,或電郵至healthcare@hwfb.gov.h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