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積極研究: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副署長蕭如彬表示,已成立跨部門小組,研究近日漂浮至南區及離島的公眾海灘的垃圾源頭。 |
|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副署長蕭如彬表示,已成立跨部門小組,研究近日漂浮至南區及離島的公眾海灘的垃圾源頭。
康文署、海事處及食環署繼續加強人手清理,環保署則加密化驗受影響的泳灘水質。
蕭如彬強調,環保署的水質測試結果顯示,受漂浮垃圾影響的泳灘,水質並無異樣,市民可放心在有關泳灘游泳;並指出,以大腸桿菌作為測試水質的指標,是符合世界標準的做法。
6個政府部門今午舉行跨部門會議,商討合力解決垃圾漂浮至公眾海灘的問題。
垃圾多為樹枝膠袋
蕭如彬在會後向傳媒表示,今年6月下旬起,由於受西南季候風影響,南區及離島一些泳灘,如淺水灣、深水灣、貝澳、塘福等收集到的飄浮垃圾,較平日為多。
以淺水灣及貝澳為例,在6月下旬,淺水灣平均每天收集到的垃圾約30包,而7月1日至13日每天平均收集到250包垃圾;貝澳由每天平均40包增至7月14日的300包。
收集到的飄浮垃圾,主要有樹枝、木條、膠袋、包裝紙、空罐頭和膠樽。
他說,可能受風向及水流的改變,一般受影響的泳灘內飄浮垃圾數量已下降;如淺水灣收集數量,已由高峰時的每天500包回落至昨天的47包。
加派人手清理垃圾
蕭如彬表示,暫時沒有資料顯示漂浮垃圾的來源,故已成立跨部門小組,分析收集到的垃圾,以便可找出垃圾的源頭作出跟進。
他指出,現在的首要工作是,盡快清理漂浮垃圾;康文署、海事處及食環署繼續加強人手進行清理工作,並已要求承辦商把收集好的垃圾盡快撤走。
海事處也額外派出8艘船,在南區海灘外圍收集垃圾。
環保署表示,受影響泳灘的水質經測試後,證實並沒有異樣;但抽驗泳灘水質的次數,則由每月3次增至每月4次,並即時發布結果,以便市民決定是否到有關泳灘游泳。
測試方式符合標準
被問及測試水質的指標時,�生署表示,以大腸桿菌作為測試水質的指標,是符合世界標準的做法;並指該指標能充分反映水質對人類的腸道、皮膚及呼吸器官的影響。
�生署指出,由於海上垃圾主要以樹葉及木頭及膠袋為主,不會特別帶有太多細菌,故相信,到有關泳灘游泳不會影響市民的健康。
康文署重申,有既定的機制處理應否懸掛紅旗及張貼通告,以通知游泳人士個別泳灘不適宜游泳。
根據環保署的水質報告,若有泳灘的水質在多次測檢中被評定為4級,康文署便呼籲泳客不要在該泳灘游泳。
返回頁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