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福利及食物局局長周一嶽表示,《2005年施政報告》中提出成立的扶貧委員會,首要工作是在貧窮的定義上尋求共識,並研究在政策上如何動用社會資源解決貧窮,特別是跨代貧窮問題,但不會負責政策細節上的具體執行。
周一嶽今早出席電台節目時說,雖然綜緩線以每月人均收入2,534元為準,但政府並無意定下貧窮線。
綜緩機制運作良好
他認為,不宜硬性定下貧窮線,因為不能照顧個別家庭的實際需要;而目前在綜援以外提供安全網,針對不同家庭的需要提供援助,效果更好。
至於有其他國家以代用券代替綜緩金保障市民基本生活,周一嶽認為,這些措施行政費高,在本港難以實行,而且本港的綜援機制簡單直接,運作良好。
不過,他認為,綜援制度應在提供基本生活需要與倚賴政府間取得平衡。
助貧童由初生開始
至於《2005年施政報告》中提及減少跨代貧窮的措施,他指出,專家研究指出,應留意兒童在初生階段的需要,盡早介入提供服務,因此,先在4區推出兒童發展先導計劃,然後逐步在其他社區推廣。
周一嶽表示,至於學齡兒童,則增撥約7,500萬元由教育統籌局與學校和青年機構在地區提供課餘活動,發掘個別兒童潛能加以發展,免他們失去平等發展的機會。
談到社會福利撥款時,周一嶽表示,未來數月與非政府機構商討新的撥款模式。
新架構研醫療融資
他表示,明白實施一筆過撥款後,有機構因為資源增值感到工作艱難,也有部分機構降低新入職員工的薪酬,並認為,這發展不健康,而社署未來數月將加緊了解個別機構的情況。
至於醫療融資,周一嶽表示,由他主持的新�生醫療諮詢架構在本季內成立,討論醫療融資問題,年底完成報告,讓市民對未來的醫療模式有清晰遠景,並提出融資方案供他們選擇,如達共識即可制定推行時間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