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環境�生署上月在市面抽查130多種預先包裝的內地食品,發現廣州出產的「正金容紅泥花生」所含的黃曲霉毒素超出標準。
該批花生由1間廣州食品貿易公司生產,包裝日期為2003年11月25日,最佳食用限期為2004年9月24日。
食環署助理署長鍾偉雄呼籲市民停止進食這產品。黃曲霉毒素是天然毒素,若長期連續食用含有這種毒素的食品,對人體肝臟有影響。
問題花生超標七十倍
他表示,雖然在一般情況下進食該批有問題的花生對身體造成即時損害的機會不大,不過,市民應停止進食及銷毀該等有問題花生。
食環署已設立熱線2867 5440,供市民查詢。
鍾偉雄今天在記者會上表示,現行的法例標準,是每1,000克食品不可含有超逾20微克的黃曲霉毒素。
不過,該批有問題的花生,被驗出1,000克含有1,400微克黃曲霉毒素,超標達70倍。
已知會內地化驗結果
他說,該批有問題的紅泥花生,是在北角店鋪發現,市面並未發現同牌子的花生出售。初步調查顯示,該批花生是由店鋪的1名前僱員,由內地帶返香港出售。
鍾偉雄表示,食環署已把化驗結果知會內地有關單位,並加強監察市面同類型產品。至於是次監察行動中抽查的其他食物樣本的化驗結果,則仍在分析;研究完成後會即時公布結果。
他又指出,食環署在日常的食物監察中,也會抽樣化驗食物所含的黃曲霉毒素。
市民應留意食用期限
該署在2001 - 03年所抽取的104個食物樣本,並未發現有樣本的黃曲霉毒素含量超出標準。
零售商應停止出售該等有問題的花生,並要確保所有供出售的食物合符有關的法例要求,適宜供人食用,同時應向可靠的供應商取貨。
市民應光顧信譽良好及可靠的店鋪,不要購買包裝破損或不潔的食品,同時要留意食品的標籤和食用期限,並將發霉、受潮、皺皮或變色的食物棄掉。
黃曲霉毒素是種霉菌毒素,主要由黃曲霉菌產生。
這霉菌能在泥土生長,在適當的溫度和濕度下,產生黃曲霉毒素。毒素較常見於花生。更多的有關資料,可按此處。
返回頁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