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為樹木把脈:樹木聲納探測儀由12個卡片般大小的盒型探測器互相用電線連接而成,毋須鑽傷樹幹,便能在20分鐘提供樹幹切面的結構數據。 |
|
若樹長了樹孔,是否就可以斷言該樹已腐朽,並可能隨時倒下?
「診治」樹木並不簡單。有些樹木看來好像一臉病容,但其實仍有強大生命力;相反,有些樹木表面看似健康,但可能已「病入膏肓」,隨時倒下。
負責護理城中80多萬棵、生長在公園及路旁樹木的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近日從歐洲購入聲納探測儀,作為樹木及園景組的「得力助手」。這部先進的樹木造影技術儀器,能透視樹幹表層,看透內部的情況。
總康樂事務經理張耀江說:「這部儀器就像人類檢查身體時,醫生所用的電腦掃描器,能夠探測樹木內部的情況。
有助了解內部狀況
「有時候,只憑經驗或單看樹木的表面,很難判斷樹木內部的情況。譬如說,樹木是否因有樹孔而會倒下,關鍵在於樹孔的大小、樹孔的位置、腐朽的範圍和腐朽有否惡化。
「這部儀器,可以讓我們獲取樹木的內部的資料,判斷該樹是否健康。根據所得資料,便可判斷樹的結構是否健康。」
他指出,如果該樹已「病入膏肓」,就必須移走,否則對行人會造成潛在危險;另一方面,則可以保留那些只有少許毛病而無大礙的樹木。
以往的探測方法,是利用鑽探儀鑽入樹幹內擷取資料,但所得資料只局限於鑽咀接觸的地方,至於整株樹幹的切面情況卻不得而知。
快捷方便不傷樹幹
那種方法不僅對樹木造成損傷,還可能探測不到腐朽的地方。聲納探測儀的好處是,不用鑽傷樹幹,約20分鐘便能提供樹幹切面的結構數據。
樹木聲納探測儀主要是由12個卡片般大小的盒型探測器,互相用電線連接而成。探測方法是,首先量度樹幹的周界,再用塑膠帶把探測器平均掛在樹幹上,並在樹皮上相對的位置植入金屬釘子,連接探測器。
然後,用鎚子在每顆釘子上輕敲3次,其餘的探測器,便會接收到相應的聲波。待電腦綜合有關數據後,便可把樹木切面的密度投放成影像,以不同顏色準確顯示出樹幹內腐朽部分的位置和面積。
簡單易用資料準確
張耀江說:「這聽起來好像很複雜,但有關人員已接受專家的培訓。為了測試新儀器,我們找了1棵有待砍伐的樹做實驗。
「我們在砍樹前,先用聲納探測儀探測樹幹的切面情況,然後在砍樹後對比該樹的實際切面,結果發現兩者幾乎完全�合。」
康文署的人員有聲納探測儀的協助,便能更有效地護理公園和路旁的樹木,讓它們茁壯成長,使香港成為更加美麗的城市。
返回頁頂 |